[实用新型]艾柱制作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3750.8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7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傅红璟;王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红璟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周述志 |
地址: | 264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艾柱制作器。
背景技术
艾灸疗法是运用艾绒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慰,接艾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经通络、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艾柱是进行爱聊的必用药物,传统艾柱多由纯手工制作,将艾绒在手指间揉搓成为圆锥状,该制作方法速度慢、制作效率低,制作过程中艾柱的规格差异性大,不能保证艾柱的大小、艾柱的紧实度导致艾柱药量达不到标准化要求,从而影响临床疗效和治疗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艾柱制作效率高、艾柱质量好的艾柱制作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艾柱制作器,包括一圆形下模座及圆形上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座为一圆柱形腔体,在腔体的底面上设有若干个成型孔;所述的上模座镶嵌在下模座的空腔内,其上设置有与成型孔相配合的压头;在下模座顶端的腔体壁上铰接一“√”形加力杆。
所述的下模座在其腔体边缘设有定位口,上模座边缘设有与定位口配合的凸块。
所述的成型孔内设有顶板,顶板由弹簧固定在成型孔底部。
所述的“√”形加力杆,在其弯折出设有压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使用时,将艾绒装在下模座的成型孔内,将上模座放到下模座空腔内,通过加力杆的下压,将上模座上的压头压入成型孔内,位于成型孔内的艾绒被压制成型,在艾柱制作完成后,取下上模座,成型孔内的艾柱由顶板顶出,将艾柱取下即可。由于下模座上设有多个成型孔,又由于每个成型孔的大小相同,所以制作的艾柱大小及药量相同,提高了艾柱的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剖视图。
图中,1、下模座,2、上模座,3、成型孔,4、压头,5、加力杆,6、顶板,7、弹簧,8、压板,9、定位口,10、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艾柱制作器,包括一下模座1及上模座2,上模座2镶嵌在下模座1的内部,在下模座顶端的模座壁上铰接一加力杆5。
如图2所示,下模座1为一圆柱形腔体,在腔体的底面上设有若干个成型孔3。
如图2所示,上模座2镶嵌在下模座1的空腔内,其上设置有与成型孔3相配合的压头4。
如图2所示,前述的加力杆为“√”形。
为保证压头与成型孔的配合,如图1所示,下模座1在其腔体边缘设有定位口9,上模座2边缘设有与定位口配合的凸块10。
为使加力杆的压力能够较均匀传到上模座2的表面,如图2所示,加力杆,在其弯折出设有压板8。
为使压制好的艾柱能够顺利取出,如图2所示,在下模座的成型孔3内设有顶板6,顶板6由弹簧7固定在成型孔底部。
使用时,将艾绒装在下模座的成型孔内,通过上模座的凸块与下模座的定位口配合将上模座放置到下模座的空腔内,通过加力杆的下压,将上模座上的压头压入成型孔内,位于成型孔内的艾绒被压制成型,在艾柱制作完成后,取下上模座,成型孔内的艾柱由顶板顶出,将艾柱取下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红璟,未经傅红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37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