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光纤Bragg光栅的报警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3353.0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0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许晓平;杨钊;李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5/00 | 分类号: | G08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纤 bragg 光栅 报警 定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光纤Bragg光栅的报警定位系统,属于光电子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基于电缆和无线信号传输的求救报警系统,当危险发生,断电将导致信号中断,对营救工作造成困难。比如:采用RFID对井下人员实现跟踪的方法,读卡器设在矿井井口处或其它井下的关键通道口,使用射频卡(RFID)读取的方法对下井人员进行记录跟踪。这种方法存在如下问题,标识卡有效工作时间短,在高速条件下定位人员漏检率较高,由于井下无线电传播信道的复杂性和非线性使得这种卡的定位精度低,而且如果发生事故,断电就会导致信号中断,因为缺乏可靠求救信息,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效率很低。
光纤Bragg光栅监测到的信息通过光信号传播,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EMI)和在易燃易爆场合的本征安全性,因此采用基于光纤Bragg光栅的报警器,不仅可克服电磁干扰,适用于易燃易爆等工业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克服对电的依赖,断电不影响报警器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纤Bragg光栅的报警定位的方法,采用基于光纤Bragg光栅的报警器,不仅可克服电磁干扰,适用于易燃易爆等工业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克服对电的依赖,断电不影响报警器工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系统包括由光纤Bragg光栅报警器串1、信号处理装置2以及报警装置3;光纤Bragg光栅报警器串1安装于控制室外,通过光缆10的一端和信号处理装置2连接,信号处理装置2和报警装置3连接,信号处理装置2和报警装置3安装于控制室内。
所述的光纤Bragg光栅报警器串1由多个光纤Bragg光栅的报警器通过光缆10连接而成;所述的光纤Bragg光栅报警器串1采用环状网络拓扑结构,通过光缆10的两端和信号处理装置2连接;所述的多个光纤Bragg光栅报警器中相邻的光纤Bragg光栅报警器之间接入耦合器1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光纤Bragg光栅信号靠光缆传输,监测到的信息通过光信号传播,断电时仍然可以正常工作,且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EMI)和在易燃易爆场合的本征安全性,因此采用光纤Bragg光栅按钮作为传感器,不必对电依赖,可克服电磁干扰,适用于井下等易燃易爆的工业环境。
2、采用的是反射式传感器,在网络结构上采用环状结构,两端均有接口可以接入测量,增加了系统的冗余性。
3、本实用新型还加入了耦合器部分,耦合器的最大特点是使新线路插入方便,使用灵活。
4、本实用新型使用范围较广,可用于煤矿井下等高危场合。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光纤Bragg光栅报警器串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环状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耦合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光纤Bragg光栅报警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等强度悬臂梁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光纤Bragg光栅报警器串,2-信号处理装置,3-报警装置, 4-静态梁,5-玻璃盖,6-光纤Bragg光栅 ,7-按钮,8-定轴,9-固定螺丝,10-光缆,11-盒子,12-光纤Bragg光栅,13-等强度悬臂梁,14-铁丝圈,15-弹簧,16-底座,17-耦合器,18-光纤Bragg光栅,;B、E为光连接器,A为断点,C、D为疑似断点,d为悬臂梁下降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基于光纤Bragg光栅的报警定位系统,不仅可克服电磁干扰,适用于易燃易爆等工业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克服对电的依赖,断电不影响报警器工作;系统包括由多个光纤Bragg光栅报警器组成的光纤Bragg光栅报警器串1、信号处理装置2以及报警装置3;光纤Bragg光栅报警器串1安装于控制室外,通过光缆10的一端和信号处理装置2连接,信号处理装置2和报警装置3连接,信号处理装置2和报警装置3安装于控制室内。
在使用时:第一步、如图1所示:首先安装装置;
如图2所示:所述的光纤Bragg光栅报警器串1由多个光纤Bragg光栅的报警器通过和各个光纤Bragg光栅的报警器的光栅连接的光缆10连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33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触控显示设备
- 下一篇:一种热水壶的精确控温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