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花生联合收获机高效摘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3136.1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6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姜卫东;方吉祯;侯庆松;朱洪军;张会;李相勇;张守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29/00 | 分类号: | A01D29/00;A01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生 联合 收获 高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花生联合收获机的摘果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花生联合收获机械的摘果方式主要有全喂入摘果和半喂入摘果,全喂入摘果方式存在功率消耗大,摘果不净,分离不清和破碎率高等缺点,目前大都采用半喂入摘果方式,结构大都是摘果辊上装有摘果叶片。而摘果叶片一般都是矩形形状,对花生果冲击大,花生不容易进入摘果区,且容易出现破碎、缠秧、摘不净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摘果干净、破果率低且兼具碎土功能的花生联合收获机高效摘果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花生联合收获机高效摘果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设有相互平行且转向相反的两个摘果辊筒,两所述摘果辊筒的外周面上分别均布安装有沿轴向延伸的摘果叶片,所述两摘果辊筒上的摘果叶片数量相同且相互错开设置,所述摘果叶片的高度均沿所述摘果辊筒的一端到另一端方向逐渐增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摘果叶片为梯形叶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摘果辊筒的外周面上设有叶片安装座,所述叶片安装座上安装有所述摘果叶片,所述摘果叶片与所述叶片安装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摘果辊筒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机架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摘果辊筒的一端安装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传动连接有动力装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花生联合收获机高效摘果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设有相互平行且转向相反的两个摘果辊筒,两所述摘果辊筒的外周面上分别均布安装有沿轴向延伸的摘果叶片,所述两摘果辊筒上的摘果叶片数量相同且相互错开设置,所述摘果叶片的高度均沿所述摘果辊筒的一端到另一端方向逐渐增大。动力通过锥齿轮啮合带动两个摘果辊筒相向转动,从而带动摘果叶片转动,将花生从花生秧上刮下。两个摘果装置装配起来时交叉的叶片的锥度形成一进果角度,方便花生进入摘果区,减少花生破碎率,且不易缠秧;在摘果辊筒末端摘果叶片交叉重叠,摘果干净;由于摘果叶片的锥度逐渐增大了花生摘果范围,不会因为花生随夹持机构的提升而漏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设备成本低;克服了现有摘果装置的缺陷,极大地提高了花生收获效率;兼具碎土功能,使花生与土壤的分离更加彻底,减少了额外的操作,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两个摘果辊筒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中:1-摘果辊筒;11-叶片安装座;2-摘果叶片;3-轴承;4-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花生联合收获机高效摘果装置,包括机架,因所述机架属于花生联合收获机的公知结构,故图中未予示出,所述机架上转动设有相互平行且转向相反的两个摘果辊筒1,两所述摘果辊筒1的外周面上分别均布安装有沿轴向延伸的摘果叶片2,所述两摘果辊筒1上的摘果叶片2数量相同且相互错开设置,所述摘果叶片2的高度均沿所述摘果辊筒1的一端到另一端方向逐渐增大。本实施例中,所述摘果叶片2为梯形叶片,每个所述摘果辊筒1上各安装有六片摘果叶片2。图3中箭头表示工作时两个摘果辊筒1的转向。
所述摘果辊筒1的外周面上设有叶片安装座11,所述叶片安装座11上安装有所述摘果叶片2,所述摘果叶片2与所述叶片安装座1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摘果辊筒1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3安装于所述机架上。
所述摘果辊筒1的一端安装有锥齿轮4,所述锥齿轮4传动连接有动力装置。因所述动力装置的结构和安装方式为农机领域的公知常识,此处不再赘述,图中也未予示出。
动力通过锥齿轮啮合带动两个摘果辊筒相向转动,从而带动摘果叶片转动,将花生从花生秧上刮下。两个摘果装置装配起来时交叉的叶片的锥度形成一进果角度,方便花生进入摘果区,减少花生破碎率,且不易缠秧;在摘果辊筒末端摘果叶片交叉重叠,摘果干净;由于摘果叶片的锥度逐渐增大了花生摘果范围,不会因为花生随夹持机构的提升而漏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31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