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在线涂布机供电电压双向越限报警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2956.9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4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琳庆;盖志明;李国伟;王涛;巴新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胜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20 | 分类号: | H02H3/20;H02H3/24;H02H3/04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李夫寿 |
地址: | 257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在线 涂布机 供电 电压 双向 报警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用电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线涂布机供电电压双向越限报警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矿企业及某些居民区内,尚存在有市电电压不稳的现象。市面上的稳压产品,仅仅能在小范围稳定电压,或多加一个电压过高自动断电功能,如超出其稳压范围或电压过低时,则无能为力,不能发出报警或切断电器电源,往往造成电器损坏或引起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在线涂布机供电电压双向越限报警保护装置。该装置能在市电电压高于或低于规定值时,进行声光报警,同时自动切断电器电源,保护用电器不被损坏。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电源输入端子、电源输出端子及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上设有继电器,该继电器的触点串联连接在电源输入端子与电源输出端子之间。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阻、电容、电位器、发光二极管、二极管、集成电路、三极管和继电器;电源输入端子的一端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一电位器的上端、第二电位器的上端及电容的正极相连接,第一电位器的中端与集成电路的1脚相连接,第二电位器的中端与集成电路的5脚相连接,集成电路的14脚与第二电阻的一端及继电器的一端相连接并连接供电电源正极,集成电路的2脚、3脚连接一起后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及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接,集成电路的6脚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及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三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及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一起后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继电器的另一端相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三电阻的另一端、集成电路的7脚、第一电位器的下端、第二电位器的下端及电容的负极连接一起后与源输入端子的第二端相连接并连接供电电源地线;所述继电器两端并联连接有第三二极管和讯响器。
其中,所述集成电路为非门集成电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体积小、功能全、制作简单、实用性强的优点。其能在市电电压高于或低于规定值时,进行声光报警,同时自动切断电器电源,保护用电器不被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在线涂布机供电电压双向越限报警保护装置,包括电源输入端子1、电源输出端子2及控制电路3,控制电路3上设有继电器J,该继电器J的触点J-1串联连接在电源输入端子1与电源输出端子2之间,即电源输入端子1连接电源线,电源输出端子2连接在线涂布机的供电电源线。控制电路3包括电阻、电容、电位器、发光二极管、二极管、集成电路、三极管和继电器;电源输入端子1的一端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一电位器W1的上端、第二电位器W2的上端及电容C的正极相连接,第一电位器W1的中端与集成电路IC的1脚相连接,第二电位器W2的中端与集成电路IC的5脚相连接,集成电路IC的14脚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及继电器J的一端相连接并连接供电电源正极Vcc,集成电路IC的2脚、3脚连接一起后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1的正极及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1的负极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接,集成电路IC的6脚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2的正极及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L2的负极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及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一起后与三极管T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T的集电极与继电器J的另一端相连接,三极管T的发射极、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集成电路IC的7脚、第一电位器W1的下端、第二电位器W2的下端及电容C的负极连接一起后与源输入端子1的第二端相连接并连接供电电源地线;继电器J两端并联连接有第三二极管D3和讯响器X。集成电路IC为非门集成电路,其型号可采用CD406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胜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胜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29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