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徽章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72434.9 | 申请日: | 2012-0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4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先致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4C3/00 | 分类号: | A44C3/00;G06K19/067;G06K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卢刚 |
| 地址: | 20003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徽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徽章,特别涉及应用射频识别技术的智能徽章。
背景技术
徽章是一种标识类物品,用于表示或标识人或物所属的一种属性。一般表述佩戴事物的属性、职业或职业。
而射频识别技术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RFID标签即射频识别中间层或嵌入体。RFID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数据采集方法,它信息含量大,可以根据需要实时更改,简化了识别过程,存储的数据安全可靠,其准确性和快速性越来越得到行业的认同。一个基本的RFID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和天线(Antenna)。RFID系统的基本原理:标签进入电磁场后,接收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目前,通用的徽章仅仅是一个在通用材质(如:塑料、面料、纸张等)上印刷一定的内容或标识来标识事物的属性特性。这种传统的徽章无法记录佩戴事物的属性或数据,只能目视识别,不能远距离多目标同时识别,更不能针对徽章佩戴事物做跟踪和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徽章,使得徽章不仅具备传统意义上的丰富形态或表面图案,还能提供智能数据存储、远距离多目标识别、区域性定位等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智能徽章,包含:外壳和射频识别组件;
其中,所述外壳包含一个面板和一个背板,所述面板和所述背板构成一个密闭空间;
所述射频识别组件位于所述面板和所述背板构成的密闭空间内;所述射频识别组件内包含至少一个射频识别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外壳的面板和背板所构成的密闭空间内,设置射频识别组件,该射频识别组件包含至少一个射频识别器。通过将射频识别技术应用到徽章中,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徽章不仅能实现现有徽章的功能和应用,对标示物进行标识管理,而且还能同时记录佩戴物更详细的身份信息,可以远距离多目标识别,在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相应的设备在徽章内的射频识别器的芯片中记录数据,记录佩戴物需要记录和关注的数据,同时可以通过读写设备对佩戴物进行识别、权限判定、定位跟踪等。
优选地,射频识别组件可包含:远距离射频识别器和与该远距离射频识别器连接的射频激活器。使得该智能徽章在一般情况下,处于休眠低功耗状态,在该射频激活器的激活下才被激活唤醒工作,与阅读器(Reader)进行通信传送相关数据信息。
优选地,远距离射频识别器可以是2.4GHz射频识别器;射频激活器可以是125KHz射频激活器。
优选地,所述射频识别组件还包含:电池,该电池与远距离射频识别器采用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射频识别组件还包含:近距离射频识别器,使得该智能徽章能够实现近距离的识别或数据存储。
优选地,所述近距离射频识别器为13.56MHz射频识别器。
优选地,所述射频识别组件采用电气连接的方式,与所述面板或背板安装固定。
优选地,所述外壳还包含:可拆卸式电池盖板、与该可拆卸式电池盖板相连的挂钩;所述可拆卸式电池盖板与所述背板采用螺纹连接。使得该智能徽章可以更换电池。
优选地,所述可拆卸式电池盖板与所述背板之间还设有防水垫圈。使得该智能徽章可以防水、防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智能徽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智能徽章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智能徽章中的远距离射频识别器组件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先致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先致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24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