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用极板、具有该极板的极板组和铅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2430.0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5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田晓申;王宇;孙勤超;榑松道男;村田善博;佐佐木健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蓄电池(沈阳)有限公司;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02 | 分类号: | H01M4/02;H01M4/14;H01M10/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建全 |
地址: | 11014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极板 具有 蓄电池 | ||
1.一种电池用极板,其包含集电体和由该集电体保持的活性物质层,所述集电体是由切拉法制成的拉网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由两个具有凸起的凸起状端部和介于这两个端部之间的平坦中间部分组成,所述端部的厚度大于所述中间部分的厚度,当设定所述中间部分的厚度为H2,所述端部的厚度与所述中间部分的厚度之差为H1时,H1与H2的比值H1/H2为3%~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用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值H1/H2为4%~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用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的宽度为所述极板的总宽度的5%~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用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的宽度为所述极板的总宽度的10%~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用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凸起状端部各自所具有的凸起在所述极板的同一侧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用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凸起状端部各自所具有的凸起在所述极板的不同侧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用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是在所述极板的切断工序中采用滚切方式进行切断而形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用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切方式所采用的滚切刀具的刀刃角度为45°~7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用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切方式所采用的滚切刀具的刀刃角度为50°~7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用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是在所述极板的切断工序中采用冲压方式进行切断而形成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用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的活性物质层的密度即铅膏密度为4.15g/cm3~5.0g/cm3。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用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是正极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用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的活性物质层的密度即铅膏密度为4.15g/cm3~4.45g/cm3。
14.一种极板组,其特征在于,其由多片正极板和多片负极板隔着隔板交替排列而成,其中至少所述正极板为权利要求1~11任一项中所述的极板。
15.一种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4所述的极板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蓄电池(沈阳)有限公司;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蓄电池(沈阳)有限公司;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24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置式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一种灌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