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启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0821.9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5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余龙海;吴修君;师光辉;王成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力电工襄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1/26 | 分类号: | H02P1/26;H02J3/18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441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启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无功调节技术,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软启动装置,属于高压电机软启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机直接通电的硬启动方式,会产生各种危害,因此,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传统的自补偿器就一直占据着电机起动装置领域的主导地位。到了上世纪80年代,软启动器已开始逐步取代了自补偿器。
早前的软启动,采用的是电抗器或自耦变压器方式,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152343,公告日:1994年1月5日,实用新型名称:《高压电动机电抗起动器》,其采用三个电抗器分别串接在三相主回路与高压电动机之间,起到降压起动的作用。但是,这种方式由于只能选择电抗器抽头逐步降低电压,不能实现电机平滑启动,因此,之后已逐步淡出。
另有一种软启动器亦称作节能器,主要采用晶闸管相控调压的无功调节技术(TCR)。由于晶闸管耐压低,必须多只晶闸管串联组成晶闸管阀串,才能在高压电路中使用。而晶闸管串联需要解决触发一致性、串联均压、高压耐压、可靠性等一系列问题,增加了装置的成本及复杂性,也降低了装置的可靠性;同时晶闸管的通流能力还必须满足回路最大无功时的电流要求,使得晶闸管及散热器的选用成本进一步增加,回路电流高次谐波含量大。
针对以上不足,现有采用三相反并联晶闸管作为调压器接入电源和电机定子之间。这种启动方式应用了可控硅串联技术,通过光纤传输控制信号,控制晶闸管的导通和关断,从而控制电机的启动过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01674441 U,公告日:2010年12月15日,实用新型名称:《改进主电路的电机软起动器》,其优点在于:晶闸管具有调节快速性好,闭环控制,控制方式的菜单化等优点;而且体积小,结构紧凑,维护量小,功能齐全,菜单丰富,启动重复性好,保护周全。但是,其缺点在于:首先,由于晶闸管的电压耐受能力在国际上都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在3 kV以上电压系统,它的每个高压桥臂上都有3~4个晶闸管串联,这样,同步触发是关键技术,解决不好就会造成控制失败;另外晶闸管的耐压均匀性问题,即它对每个晶闸管的一致性有非常高的要求,如果个别晶闸管参数发生变化或性能较差,就会导致整个设备的连锁烧损;三是高压产品的价格偏高,因此在国内中高压系统没有普及。
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是通过在电机端进行电容器补偿的方式,来实现软启动。如中国专利公告号:201515227U,公告日:2010年6月23日,实用新型名称:《电动机电容器补偿节能装置》,由电力补偿电容器、交流接触器、电流互感器、电流继电器组成,其从电动机电源输入端引入三相交流电,分别与交流接触器三组主触点输入端连接,交流接触器三组主触点输出端与电力补偿电容器三个输入端连接,引入的交流电A相与电流继电器常开触点和交流接触器线圈串联,再与引入的C相电源连接,电流互感器两输出端与电流继电器线圈两端连接,因此,可根据电流互感器感应到的电流大小,补偿电容器自动接入电路。当电机功率大,所需补偿电容器量也大,就将电容器分成几组,形成不同量的几个补偿电容器,再依据电机起动状况,分别投切。但是,在降压起动中,补偿电容器的理想投切时机,应依据的是电机起动时的功率状况,而现有技术则仅依据电流的大小,因此很难把握好补偿电容器的切除时机。要么补偿电容器切除过早,则会导致起动电流上升,电压波动增大;要么补偿电容器切除过晚,则会导致母线电压抬升,影响母线下负荷的运转,如果超过一定的时间还会引起保护跳闸,影响供电安全。因此,这种单纯的电容器补偿的软启动,存在明显的不足。
鉴于以上电抗器软启动、电容器补偿软启动、反并联晶闸管软启动三种方式,各自都存在优点和不足,要么不能实现电机平滑启动,要么选用大电流晶闸管,成本高,要么补偿时机难于把握,影响到供电安全,无法满足当今软启动的需要,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单纯的电抗器软启动、电容器补偿软启动、反并联晶闸管软启动三种方式,各自都存在的不足,要么不能实现电机平滑启动,要么选用大电流晶闸管,成本高,要么补偿时机难于把握,影响到供电安全,无法满足当今软启动的需要,提供一种软启动装置,它的简单,具有各单纯软启动的优点且无其不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力电工襄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力电工襄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08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电动机误启动报警器
- 下一篇:一种大型全自动定位转向的太阳能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