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磨泵体和泵盖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69346.3 | 申请日: | 201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1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肖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琼 |
主分类号: | F04D29/02 | 分类号: | F04D29/02;F04D29/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303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叶片式泵,尤其是用于输送有磨蚀性的固液两相流的叶片式泵。
背景技术
叶片式泵如离心泵、混流泵、旋流泵在输送有磨蚀性的固液两相流时,泵体、泵盖的磨损问题比较突出。为提高泵体、泵盖的耐磨性,现有技术开发了各种耐磨的泵体和泵盖,如采用耐磨金属、橡胶、聚胺脂制造泵体、泵盖等,从而使泵体、泵盖的寿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仍不能适应很多恶劣工况条件。
申请号201010291412.7公开了本申请人提出的一种耐磨泵泵体,应用实践表明,采用该技术制造的泵体具有很好的耐磨性。但实践中也发现该技术存在几方面的不足,其一是由于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不足且有脆性,装配时难以控制泵体和泵盖之间的连接力,连接力太小,泵体和泵盖之间易出现渗漏,连接力太大,易导致泵体或泵盖损坏;其二是由于复合耐磨材料的加工性不好,难以形成高精度的配合,导致骨架在工作时会接触到流体,虽然骨架接触到的流体的流速较慢,冲刷磨损作用已大大减弱,但由于骨架难以用耐磨材料制造,所以骨架常常先于其它部位磨损而导致过流件报废。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磨泵体和泵盖,该耐磨泵体和泵盖不但有较好的耐磨性,同时还有效地解决了泵体、泵盖的机械强度和骨架易被磨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泵体和泵盖过流面的材质为含10-98%(重量)的磨料颗粒和2-90%(重量)的树脂接合剂的复合耐磨材料,泵体和泵盖上设置有金属或粉末冶金材质的骨架,泵体骨架和泵盖骨架上分别设置有与主轴同轴线并相互配合的孔或轴,在泵体和泵盖之间,设置有密封槽,在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或密封垫。
上述磨料颗粒一般为造价较低且耐磨性较好的人造或天然磨料,如氮化硅、碳化硅、刚玉、石榴石、刚砂、氧化锆等。可采用其中的一种磨料,也可同时采用几种磨料组合增强复合耐磨材料的抗磨性。为提高复合耐磨材料的机械强度,可在其中加入不超过49%(重量)的辅助材料,这些辅助材料有纤维丝、纤维网、滑石粉、偶联剂、增塑剂等,加入时可加入其中一种,也可以加入其中的几种。
由于受流体的冲刷,密封圈或密封垫应采用耐磨的材料制造,如橡胶、聚胺脂、氟橡胶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泵体骨架和泵盖骨架之间分别设置有孔和轴相互配合,可使泵体和泵盖之间的连接力全部由金属或粉末冶金材质的骨架承受,复合耐磨材料不承受连接力,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设置的密封圈或密封垫可确保骨架不接触流体,因而不必考虑骨架的耐磨问题,不但可降低材料成本,工艺上也易于加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体,2.泵盖,3.泵体骨架,4.泵盖骨架,5.密封槽,6.密封圈,7.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实施例1中,泵体(1)和泵盖(2)的过流面材质为复合耐磨材料,复合耐磨材料的成份为:70%(重量)氮化硅,30%(重量)酚醛树脂及固化剂。泵体骨架(3)及泵盖骨架(4)采用25#低碳钢制造。泵体骨架(3)上设置的孔Φ1与泵盖骨架(4)上设置的轴Φ2和主轴同轴线,二者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05-0.15mm。泵体骨架(3)和泵盖骨架(4)通过螺纹联接。泵盖(2)上设置有两个密封槽(5),每个密封槽内各设置一个密封圈(6),装配后即可确保流体不接触泵体骨架(3)和泵盖骨架(4)。
在图2所示实施例2中,泵体(1)和泵盖(2)的过流面材质为复合耐磨材料,复合耐磨材料的成份为:75%(重量)刚玉,25%(重量)酚醛树脂及固化剂。泵体骨架(3)及泵盖骨架(4)采用粉末冶金材料制造。泵体骨架(3)上设置的孔Φ1与泵盖骨架(4)上设置的轴Φ2和主轴同轴线,二者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05-0.15mm。泵体骨架(3)和泵盖骨架(4)通过螺纹联接。泵体(1)和泵盖(2)装配后形成一个环形空间即为密封槽(5),在密封槽内设置密封垫(7),密封垫(7)被压缩即可确保流体不接触泵体骨架(3)和泵盖骨架(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琼,未经肖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93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