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67992.6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3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亮;汪松柏;邓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东日昌新能源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042 | 分类号: | H01G9/042;H01G9/20;H01M14/00;H01L51/4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42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主要供家庭和工业上作为电源带动负载或给蓄电池充电之用。
背景技术
太阳电池是一种对光有响应并能将光能转换成电力的器件。能产生光伏效应的材料有许多种,如: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砷化镓,硒铟铜等。它们的发电原理基本相同,现已晶体硅为例描述光发电过程。P型晶体硅经过掺杂磷可得N型硅,形成P-N结。
当光线照射太阳电池表面时,一部分光子被硅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传递给了硅原子,使电子发生了越迁,成为自由电子在P-N结两侧集聚形成了电位差,当外部接通电路时,在该电压的作用下,将会有电流流过外部电路产生一定的输出功率。现有技术为硅光电池,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P –N结而成。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对材料的纯度要求高和P –N结制备工艺要求高,所以价格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价格便宜的太阳能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外层、中间层和内层,所述外层为导电玻璃,所述中间层为吸附层,所述内层为导电玻璃,所述中间层和内层间的内层表面镀有铂单分子层,所述外层连接有阳极导线,所述内层连接有阴极导线。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吸附层为多孔膜和电解质溶液构成的吸附层。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多孔膜为二氧化钛制成的多孔膜。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层、中间层和内层组合后的形状为长方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纳米尺度的二氧化钛制成具有大比表面的多孔膜,在此多孔膜上有效地吸附一薄层有机染料作为光阳极,对电极材料的纯度无特殊要求,因而比现有技术大大降低了价格。而且是利用染料吸收长波长的光,利用二氧化钛纳米晶接收激发态染料的电子,并传导出去作电功,可取得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使用时,将阴、阳极导线接至负载或蓄电池即可。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具有价格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部放大图。
其中:1-外层,2-阴极导线,3-内层,4-导电玻璃,5-吸附层,6-阳光照射面,7-铂单分子层,8-电解质溶液,9-半导体纳米粒子,10-染料,11-阳极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外层1、中间层和内层3,所述外层1为导电玻璃4,所述中间层为吸附层5,所述内层3为导电玻璃4,所述中间层和内层3间的内层3表面镀有铂单分子层7,所述外层1连接有阳极导线11,所述内层3连接有阴极导线2,所述吸附层5为多孔膜和电解质溶液8构成的吸附层5,所述多孔膜为二氧化钛制成的多孔膜,所述外层1、中间层和内层3组合后的形状为长方体。
本实用新型是置于室外的阳光照射到的面上,如窗外、墙外和房顶。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纳米尺度的二氧化钛制成具有大比表面的多孔膜,在此多孔膜上有效地吸附一薄层有机染料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光阳极,对电极材料的纯度无特殊要求,因而比现有技术大大降低了价格。而且是利用染料吸收长波长的光,利用二氧化钛纳米晶接收激发态染料的电子,并传导出去作电功,可取得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使用时,将阴、阳极导线接至负载或蓄电池即可。本实施例对比现有技术具有价格低廉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东日昌新能源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东日昌新能源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79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