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型直升机的旋翼头固定机构及模型直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66616.5 | 申请日: | 2012-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5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屠浩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域企业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27/18 | 分类号: | A63H27/18;A63H27/133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薛琦;朱水平 |
地址: | 201615 上海市嘉定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型 直升机 旋翼头 固定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型直升机的固定机构,特别涉及一种模型直升机的旋翼头固定机构及模型直升机。
背景技术
目前,模型直升机上的旋翼螺纹固定采用螺钉和一端带有内螺纹的螺杆。如图1所示,第一桨夹头11的安装通孔处装入轴承21和22,第二桨夹头12的安装通孔处装入轴承23和24,旋翼头13的安装通孔处装入橡皮圈31和32。一端带有内螺纹的螺杆5’依次穿过第一桨夹头11、铜挡圈41,旋翼头13,铜挡圈42,第二桨夹头12的安装通孔。最后螺钉6’通过螺纹啮合与螺杆5’连接,从而将第一桨夹头11、第二桨夹头12和旋翼头13连接。其中,第一桨夹头、第二桨夹头和铜挡圈为对称设计。
该上述结构中带有内螺纹的螺杆尺寸较大,不能用于小型3D模型直升机上,尤其是当螺钉或/和钢轴的直径为1mm或更小时,制作难度增加,螺纹精度偏低。同时由于旋翼头的松紧程度由内螺纹螺钉长度决定,不能进行松紧程度的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旋翼头固定机构不能用于小型3D模型直升机且制作难度大,螺纹精度偏低的缺陷,提供一种模型直升机的旋翼头固定机构及模型直升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模型直升机的旋翼头固定机构,其包括一旋翼头以及位于该旋翼头两侧的第一桨夹头和第二桨夹头,该旋翼头、第一桨夹头和第二桨夹头的中部均设有一横向延伸的安装通孔,该旋翼头和该第一桨夹头以及该第二桨夹头之间均夹设一钢挡圈,其特点在于,该旋翼头固定机构还包括一螺杆以及一固定于该第二桨夹头上的第一螺母;该螺杆包括一定位端和一带有外螺纹的螺接端;该螺杆依次穿过该第一桨夹头的安装通孔、该旋翼头的安装通孔和该第二桨夹头的安装通孔后与该第一螺母连接。该定位端用于防止该螺杆与该第一桨夹头脱离。
其中,所述第一桨夹头的安装通孔和所述第二桨夹头的安装通孔中均设有至少一轴承,所述螺杆穿设所述轴承。
其中,所述第一桨夹头的安装通孔和所述第二桨夹头的安装通孔中的轴承均为两个。
其中,该旋翼头的安装通孔中设有至少一个橡皮圈。
其中,所述橡皮圈为两个,分置于该旋翼头的安装通孔的两端。
其中,该定位端为一固定于该螺杆上的第二螺母。该第二螺母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与该螺杆固定,也可通过胶水与该螺杆固定。
其中,该螺杆、该第一螺母和该第二螺母均为钢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采用其他耐磨材料予以替代。
其中,所述定位端为与该螺杆一体成型的凸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模型直升机,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所述的模型直升机的旋翼头固定机构。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优选条件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模型直升机的旋翼头固定机构结构简单,通过螺杆和螺母的配合不单能将旋翼头和桨夹头有效的连接在一起,更降低了螺杆和螺母的配合精度。此外,由于不需要在螺杆端部设置内螺纹与螺钉配合,因此有效地减小了螺杆的尺寸,使之能用于3D模型直升机中,同时便于对旋翼头和第一桨夹头、第二桨夹头之间进行松紧程度的调节。本实用新型的模型直升机便于更为便捷、有效地对旋翼头、第一桨夹头和第二桨夹头进行松紧度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旋翼头固定机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的旋翼头固定机构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旋翼头固定机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2和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模型直升机的旋翼头固定机构包括一旋翼头13,该旋翼头13的中部设有一横向延伸的安装通孔,在该安装通孔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橡皮圈31和32。在旋翼头13的两端设有一第一桨夹头11和第二桨夹头12,第一桨夹头11和第二桨夹头12的中部也设有一横向延伸的安装通孔。在第一桨夹头11的安装通孔中设有两个轴承21和22,在第二桨夹头12的安装通孔中设有两个轴承23和24。在第一桨夹头11和旋翼头13之间,以及第二桨夹头12和旋翼头13之间设有一铜挡圈41和42。较佳地,该铜挡圈41设有一指向第一桨夹头11的凸缘,该铜挡圈42也设有一指向第二桨夹头12的凸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域企业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友域企业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66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盐松、碱松直接输液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的水平进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