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轮滑鞋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66214.5 | 申请日: | 2012-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0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黄凯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凯凯 |
| 主分类号: | A63C17/20 | 分类号: | A63C1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清溪***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鞋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滑鞋附件,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轮滑鞋架。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轮滑运动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休闲方式之一,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不仅是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形式,也成为一种时尚的潮流。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轮滑鞋多为一体结构,仅适用于专业的滑行运动,无法满足轮滑和行走的双重需要。尽管市面上已经出现了诸如暴走鞋之类的既可以行走又可以滑行的两用轮滑鞋,但仍存在鞋底与鞋面无法分离、鞋底厚以及鞋体重的缺点。当人们在户外休闲时,步行累了不想继续再走了,就需要一双可临时进行轮滑组合的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携带、方便组合的分体式轮滑鞋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分体式轮滑鞋架,鞋架下部连接滑轮,所述鞋架通过固定装置与普通鞋体组成分体式轮滑鞋,使用时普通鞋体置于轮滑鞋架上,固定装置扣设于普通鞋体上。
所述鞋架包括多段可收折的绞接结构。
所述绞接结构上设踩踏板,所述踩踏板两侧设收折区,绞接结构通过收折区与踩踏板相连接。
所述踩踏板采用绞接形式设置,其后部为可抽屉式结构。
所述鞋架前部设有绞接挡块。
所述鞋架后部设有绞接托块。
所述固定装置为连接于鞋架两侧、采用居中固定的固定带。
所述固定带分为前部和后部,前部固定带设于绞接挡块之后,覆盖设置于普通鞋体脚面上;后部固定带设于鞋架和绞接托块的连接部,覆盖设置于普通鞋体脚腕处。
所述滑轮为可拆卸设置,鞋架分别与多组不同直径滑轮相配合。
所述鞋架下部设有两排滑轮,三个滑轮构成一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改变常规轮滑轮的一体式结构设置,采用鞋架与普通鞋体的组合,方便自由行走和轮滑的双重需求。由于鞋架多处采用绞接连接,不使用时即可收折保存;使用时,打开绞接处即可构成轮滑鞋架,方便实用,既减轻了常规轮滑鞋的负重,又为日常休闲提供了便宜的工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鞋架;2为滑轮;3为固定装置;4为普通鞋体;5为绞接结构;6为踩踏板;7为踩踏板的收折区;8为绞接挡块;9为绞接托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轮滑鞋架,鞋架1下部连接滑轮2。采用本实用新型构成分体式轮滑鞋,只需要利用鞋架1上的固定装置3与普通鞋体4相固定即可,即普通使用者穿鞋踩在鞋架1,利用固定装置3进行绑紧。
由于轮滑鞋的分体设置,故对于鞋架1的要求,除了能保证滑行安全外,也要求鞋架1轻巧,方便携带。因此本实用新型考虑将鞋架1采用多段可收折的绞接结构5直接构成,也可以采用在绞接结构5上增设踩踏板6,在踩踏板6两侧设收折区7,绞接结构5则通过收折区7与踩踏板6相连接。而踩踏板6也同样采用绞接合并抽拉形式设置,一般可将踩踏板6的绞接部设在中部,其后部为抽屉式结构,即可实现踩踏板6后部的抽拉,方便与不同尺寸的普通鞋体4相配合。
为提高滑行中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在鞋架1的前部设有绞接挡块8,同时在鞋架1的后部设有绞接托块9。绞接挡块8和绞接托块9主要用于配合固定装置3进行普通鞋体4的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装置3为连接于鞋架1两侧、采用居中固定的固定带。为确保滑行安全,固定带分为前部和后部,前部固定带设于绞接挡块8之后,覆盖设置于普通鞋体4脚面上;后部固定带设于鞋架1和绞接托块9的连接部,覆盖设置于普通鞋体4脚腕处。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滑轮采用的是可拆卸方式设置,鞋架1可以分别与多组不同直径的滑轮相配合,以适合不同的滑行环境。一般鞋架1下部设有两排滑轮2,三个滑轮2即构成一排。
本实用新型改变常规轮滑轮的一体式结构设置,采用鞋架1与普通鞋体4的组合,方便自由行走和轮滑的双重需求。由于鞋架1多处采用绞接连接,不使用时即可收折保存;使用时,打开绞接处即可构成轮滑鞋架,方便实用,既减轻了常规轮滑鞋的负重,又为日常休闲提供了便宜的工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凯凯,未经黄凯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62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