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挤出螺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66029.6 | 申请日: | 201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1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袁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栋斌橡机螺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60 | 分类号: | B29C47/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031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出 螺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杆的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挤出螺杆。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专利号为200920140357.4名称为《渐变混炼式螺杆》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渐变混炼式螺杆,其结构包括转动头、杆体和外螺纹,转动头和杆体固定在一起,在杆体上有外螺纹,杆体靠近转动头的一端为进料端,杆体的另一端为出料端,该杆体分为6段,从杆体的进料端至出料端依序为第一塑化段、第二渐变径塑化段、第三塑化段、熔体混炼段、发泡剂与物料混合段和混合物输出段。该混炼式螺杆使用方便,提高了熔融物料的混炼效果。然而,其设备的耐用性和产量都并无太大提高,而且容易出现堵料和焦料等现象,所以该螺杆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物料溶化速度快、出料均匀、不易焦料的挤出螺杆。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挤出螺杆,包括有进料段、熔融段、塑化段、挤出段,在所述进料段、熔融段、塑化段、挤出段上设置有螺棱,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段依次设置有多个螺棱一、螺棱二、螺棱三组成的重复单元,每个重复单元的螺棱一、螺棱二、螺棱三依次排列,所述螺棱一高度与螺棱二高度与螺棱三高度之比为1∶0.8-0.82∶1,或者所述螺棱一高度与螺棱二高度与螺棱三高度之比为1∶1.2-1.27∶1。
作为改进,所述螺棱二的厚度为6~8mm,螺棱一和螺棱三的厚度均为8~10mm;当螺棱二的高度14~15mm时,螺棱二的厚度为8~10mm,螺棱一和螺棱三的厚度均为6~8mm。该段螺棱高度以“高-低-高-低-高-低...”模式或“低-高-低-高-低-高...”模式变化,该结构使物料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由固态均匀地转化为熔融态。
再改进,所述熔融段的螺棱以轴向剖面的右侧边线与其顶端垂直线之间的夹角为15°。
再改进,所述熔融段的重复单元为3至6个。
再改进,所述进料段和塑化段的螺棱高度为17~19mm,其厚度为6~8mm。
再改进,所述进料段和塑化段的螺棱以轴向剖面的左边线与其顶端的垂直线之间的夹角为5°,右边线与其顶端的垂直线之间的夹角为15°。
再改进,所述进料段、熔融段、塑化段、挤出段的长度之比为24~25∶59~60∶15~16∶55~56。
再改进,所述进料段、熔融段、塑化段、挤出段的螺杆内部轴向设置有一条凹腔。该结构有效节省了原材料,节约了生产成本。
再改进,所述进料段、熔融段、塑化段、挤出段的螺棱表面分别设置有一层氮化层。该氮化层显著提高了螺杆的耐腐蚀性能,延长了螺杆的使用寿命。
再改进,所述氮化层的厚度为0.4~0.7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螺杆在熔融段的螺棱高度为“高-低-高-低-高-低...”模式或“低-高-低-高-低-高...”模式变化,该结构使物料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由固态均匀地转化为熔融态,避免了堵料和焦料,进而使物料更加平稳地进入塑化段;还有,在塑化段和进料段,螺棱断开形成副螺棱槽,有利于物料塑化和进料,进料时有更大的空间对物料进行预热、压实和输送;再有,进料段、熔融段、塑化段、挤出段的螺棱表面分别设置有一层氮化层,该结构显著提高了螺杆的耐腐蚀性能,延长了螺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1中I部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II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的挤出螺杆,包括有进料段A、熔融段B、塑化段C、挤出段E,在进料段A、熔融段B、塑化段C、挤出段E上设置有螺棱,其中熔融段B上依次设置有3至6个由螺棱一11、螺棱二12、螺棱三13组成的重复单元,每个重复单元的螺棱一11、螺棱二12、螺棱三13依次排列,螺棱一11高度H1与螺棱二12高度H2与螺棱三13高度H3之比为1∶0.8-0.82∶1,或者螺棱一11高度H1与螺棱二12高度H2与螺棱三13高度H3之比为1∶1.2-1.27∶1。
上述螺棱二12的厚度为6~8mm,螺棱一11和螺棱三13的厚度均为8~10mm;当螺棱二12的高度14~15mm时,螺棱二12的厚度为8~10mm,螺棱一11和螺棱三13的厚度均为6~8mm。熔融段B的螺棱以轴向剖面的右侧边线111与其顶端垂直线112之间的夹角α为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栋斌橡机螺杆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栋斌橡机螺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60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挤出机中的螺杆
- 下一篇:一种注塑用抽针式模具的动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