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萃取分离过程中萃取槽体出口流量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65727.4 | 申请日: | 2012-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3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卢建翔;刘元林;阴长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708 | 分类号: | G01F1/7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6300 福建省龙岩市长***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萃取 分离 过程 出口 流量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萃取分离过程中萃取槽体出口流量检测装置,应用于稀土萃取领域。
背景技术
在稀土萃取分离过程中,萃取槽体出口液体流量很小,一般为0.3L/min~20L/min,而腐蚀性强且含三相杂质,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流量计难以实现准确、可靠、方便地监测萃取槽体出口液体流量。
现有技术的稀土萃取中,萃取槽体出口液体流量检测只好采用人工控制,因此,每次改变液体流量时,需要进行反复标定,才能达到要求,且需经常去用量筒测量出口流量,监测控制非常不便,同时可操作性及准确度较差,难以满足生产需求。
有人尝试使用电磁流量计、转子流量计等流量计来测量萃取槽体出口液体流量,但是稀土萃取生产环境腐蚀性强且出口料液特性复杂,流量计稳定性差。
鉴于稀土萃取分离过程中,萃取槽体出口液体流量特性复杂,腐蚀性强的特点,本发明人研发出一种适用于萃取槽体出口液体流量监测的检测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精准且结构简单的萃取分离过程中萃取槽体出口流量检测装置。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萃取分离过程中萃取槽体出口流量检测装置,包括萃取槽体、气动膜调节阀、测量容器、连杆浮球开关、气动球阀、接液槽、可编程控制器及上位机;萃取槽体通过管道与测量容器连接,管道上设置调节阀,测量容器位于萃取槽体下方;测量容器中安装连杆浮球开关,测量容器的下端设置出口,该出口处设置气动球阀,该气动球阀通过管道与接液槽连接,接液槽位于测量容器下方;可编程控制器同时与气动膜调节阀、测量容器气动球阀连接,并控制气动膜调节阀的开启、连杆浮球开关的运行时间及气动球阀的开闭;上位机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测量容器的上端高位设置溢流管,溢流管与接液槽相连。
进一步,萃取槽体与测量容器之间的管道上还串联接入手动球阀,手动球阀安装在调节阀的前端。
进一步,萃取槽体与测量容器之间的管道为塑料管道。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首先在可编程控制器上输入气动膜调节阀开度,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打开调节阀,液体由萃取槽体进入测量容器;测量容器的液面高度开始上升,带动连杆浮球开关由低位上移到高位,由可编程控制器记录上移时间,并由测量容器读出液体容量后,通过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流量;打开气动球阀,液体流入接液槽,连杆浮球开关降至低位,关闭气动球阀,连杆浮球开关重新由低位上移到高位,如此重复;可编程控制器记录的数据传输给上位机,若两次测量值偏差超过1%,立即响警铃;如此定时、定量监测萃取槽体出口流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萃取槽体1 手动球阀2
气动膜调节阀3 测量容器4
连杆浮球开关5 溢流管6
气动球阀7 接液槽8
可编程控制器9 上位机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萃取分离过程中萃取槽体出口流量检测装置,包括萃取槽体1、气动膜调节阀3、测量容器4、连杆浮球开关5、气动球阀7、接液槽8、可编程控制器9及上位机10。
萃取槽体1通过管道与测量容器4连接,管道上设置调节阀3,测量容器4位于萃取槽体1下方。为方便调节阀3检修时切断出口液体,可以在萃取槽体1与测量容器4之间的管道上串联接入手动球阀2,手动球阀2安装在调节阀3的前端。
测量容器4中安装连杆浮球开关5,测量容器4的下端设置出口,该出口可以为测量容器靠底处开一个DN50(外径50mm)的法兰,该出口处设置气动球阀7,气动球阀7可以为DN50的气动球阀,该气动球阀7通过管道与接液槽8连接,接液槽8位于测量容器4下方。
可编程控制器(PLC)9同时与气动膜调节阀3、测量容器4及气动球阀7连接,并控制气动膜调节阀3的开启及连杆浮球开关5的运行时间及气动球阀7的开闭;上位机10与可编程控制器9连接。
可以在测量容器4的上端高位设置溢流管6,溢流管6与接液槽8连接,一旦设备或程序出现故障时,液体通过溢流管6流入低位接液槽8,并警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57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微小型减摩驱动式旋转超声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