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角标仪支架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65281.5 | 申请日: | 2012-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1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陆训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P1/00 | 分类号: | G01P1/00;G01P3/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吴宝泰;何宜章 |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标仪 支架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发动机试验开发过程中对发动机进行测试试验的测量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角标仪的固定和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试验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对发动机的转速信号进行采集,该信号是后期分析计算的重要数据之一。在现有的发动机试验开发过程中普遍采用角标仪得到转速信号,但是由于角标仪本身对于安装固定有特殊的要求,需要与角标仪连接的支架本身和角标仪成90°直角,这样才能保证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角标仪本身和发动机具有相同的振动频率。但是由于现有采用的一些角标仪支架固定装置很难达到要求,所以对试验结果以及角标仪本身都存在不利的影响。而且,现有技术中不同型号的发动机需要配备不同的角标仪支架固定装置,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角标仪支架固定装置,其解决了不同型号的发动机需要配备不同的角标仪支架固定装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角标仪支架固定装置,第一转接件(21)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有第二转接件(22),其中一个第二转接件(22)的一端与发动机本体固定点(1)连接,另一个第二转接件(22)的一端与角标仪(3)自带的角标仪连接杆(31)连接并与角标仪连接杆(31)成90°角,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转接件(22)之间的距离和所成的角度通过所述第一转接件(21)进行调节。
进一步,所述第一转接件(21)包括第一螺纹螺杆(212)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螺纹螺杆(212)上的若干调节螺母(211);
所述第二转接件(22)包括连接杆(222)和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杆(222)两端的孔状连接头(223);
所述第一螺纹螺杆(212)插入到所述两个第二转接件(22)一端的孔状连接头(223)中,所述若干调节螺母(211)将所述两个第二转接件(22)分别锁紧在所述第一转接件(21)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螺纹螺杆(212)是一金属管件,所述金属管件外部攻有通体螺纹结构或在所述金属管件两端的部分攻有螺纹结构。
进一步,所述第二转接件(22)的连接杆(222)是螺纹螺杆结构,其两端分别螺接有所述孔状连接头(223),设置在所述连接杆(222)或所述孔状连接头(223)上的多个锁紧螺母(221)将所述孔状连接头(223)锁紧连接在所述连接杆(222)的两端。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222)由一金属管制成,所述金属管外部通体攻有螺纹结构、在所述金属管两端的部分攻有螺纹结构或者所述金属管两端攻有内螺纹结构与所述孔状连接头(223)进行螺接。
该角标仪支架固定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通过调节第一转接件的有效长度(即两个第二转接件之间的距离)以及两个第二转接件之间的角度来充分保证角标仪的自带连接杆和与其连接的第二转接件成90°直角,并且通过本实用新型将角标仪固定在发动机本体上,这样角标仪就和发动机存在相同的振动频率起到保护角标仪以及输出准确的转速信号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第一转接件的有效长度(即两个第二转接件之间的距离)以及两个第二转接件之间的角度,可以解决对不同发动机固定位置不同而带来的角度问题,可以满足不同型号的发动机的测试需要,大大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角标仪支架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角标仪支架固定装置与发动机的连接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转接件与第二转接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中角标仪和与第二转接件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发动机本体固定点;2—角标仪支架固定装置;21—第一转接件;211—调节螺母;212—第一螺纹螺杆;22—第二转接件;221—锁紧螺母;222—连接杆;223—孔状连接头;
3—角标仪;31—角标仪连接杆;4—曲轴端正时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52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动芯片测试座
- 下一篇:一种烟卷阴燃过程中一氧化碳释放总量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