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型水龙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65079.2 | 申请日: | 201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4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游国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欧联卫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06 | 分类号: | F16K3/06;F16K27/0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戴中生 |
地址: | 362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水龙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具体是指一种结构简单又实用性强的简易型水龙头。
背景技术
目前,水龙头根据开启方式不同可分为螺旋式、扳手式、抬启式及感应式等,它们有各自的结构优势,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场合中,例如公共洗手盆用的水龙头一般采用感应式水龙头,淋浴室中一般采用扳手式或者抬启式水龙头等等。通常水龙头的出水管为一向外伸出且出水口朝下的弯管,该弯管上安装有一用于开启的手柄,所述弯管一般为固定安装,其结构存在一定的占空间设计,会给人们在正常活动操作造成一定的不便性,由此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弯管可作旋转的水龙头,其克服了传统固定式弯管存在的使用不便利性,然而其在结构上不够简洁实用,本新型结合可旋转式弯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构更为简单,实用性更强的简易型水龙头,遂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简易型水龙头。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简易型水龙头,其包括龙头阀体和出水弯管,还包括连接在上述龙头阀体与出水弯管之间的快开阀芯,该快开阀芯包括内外相互插接的转芯和阀芯壳,上述阀芯壳安装在上述龙头阀体的出水口内,上述出水弯管紧配合地套接在上述转芯对应伸出上述阀芯壳的部分上。
上述转芯对应伸出上述阀芯壳的部分上套设有一与其相啮合的螺母件,上述出水弯管紧紧套接在上述螺母件上,并且此二者采用螺钉配合螺钉孔的方式定位在上述转芯上。
上述转芯与上述螺母件间还适配设有密封圈。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型水龙头,其包括龙头阀体、出水弯管和快开阀芯,快开阀芯连接在龙头阀体与出水弯管之间,不使用时,快开阀芯处关闭状态,水龙头未出水,此时出水弯管旋转至侧边,故其不会占用前方的使用空间,使用时,将出水弯管往外旋转,其带动转芯相对阀芯壳旋转,由此使得快开阀芯从关闭状态变为开启状态,龙头阀体内的水即可经其出水口、快开阀芯流至出水弯管,由此实现水龙头出水功用,本新型无需另外设置开关手柄,而是充分利用出水弯管的旋转动作,在实现出水弯管旋转可调的同时,还达到控制水流通和截止的功能,具有结构简单和实用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新型水龙头关闭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新型水龙头开启的状态示意图。
标号说明
龙头阀体 1;出水口 11;快开阀芯 2;阀芯壳 21;转芯 22;外齿轮圈 221
锥形槽 222;密封圈223;出水弯管 3;螺母件 4;螺钉孔 31、41;螺钉 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简易型水龙头,其包括有龙头阀体1、快开阀芯2和出水弯管3,快开阀芯2连接在龙头阀体1与出水弯管3之间,所述龙头阀体1根据应用场合可以有多种形式,本案所给出的龙头阀体1为淋浴龙头,其一出水口接淋浴喷头,并采用一手柄控制喷头出水及冷热水调节作用,龙头阀体1还设有另一出水口11,其用于连接下述快开阀芯2。
所述快开阀芯2,其结构类似现有的陶瓷阀芯,包括有内外相互插接的转芯22和阀芯壳21;阀芯壳21安装在龙头阀体1的出水口11内,阀芯壳21的上端处设有静阀片,该静阀片上开设有两个相对的进水通孔,转芯22内沿其轴向开设有供水流通的通孔,且转芯22上对应静阀片的下方处紧贴设有动阀片,动阀片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水通孔相对应的出水通孔,该出水通孔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由此,当旋转转芯22时,动阀片随之转动,使得所述出水通孔与静阀片的进水通孔相对应,此时龙头阀体1内的水即可经由进水通孔、出水通孔,最后从转芯22的通孔流出,反之,当旋转转芯22使出水通孔与静阀片的进水通孔相错开时,水截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欧联卫浴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欧联卫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50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