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安全捕捉钩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64435.9 | 申请日: | 2012-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9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昭;陈华新;宣维斌;于励民;史海军;李明亮;高晓育;王少华;向阳;陶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顶山天安煤业九矿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2/06 | 分类号: | B61B12/0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安全 捕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安全捕捉钩。
背景技术
煤矿架空乘人装置主要由驱动装置、托绳装置、乘人器、迂回轮装置、张紧装置及电控装置等组成。架空乘人装置工作原理是:将两端插接好的环形钢丝绳安装在驱动装置和迂回轮上,中间用托绳轮、压绳轮等将其固定,并由重锤张紧装置进行张紧。架空乘人装置工作时由驱动装置的电动机通过联轴器带动减速机旋转,减速机带动驱动轮旋转,使缠绕在驱动轮和迂回轮之间的钢丝绳做无极循环运行,或上下往复运行,先将吊椅与抱索器连接,再将抱索器锁紧在运行的钢丝绳上,随着钢丝绳上行或下行,从而实现输送人员的目的。大角度架空乘人缆车在运送人员过程中牵引钢丝绳断裂时,可能会造成重大人身伤亡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井大角度乘人缆车断绳保护装置用的双向安全捕捉钩,防止因大角度架空乘人缆车在运送人员过程中牵引钢丝绳断裂而造成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消除安全隐患,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向安全捕捉钩,包括钩柄以及与钩柄下端连接的带有双向吊钩的钩体。
所述钩柄由带有连接孔的连接段和弯折段组成,所述连接段与弯折段竖直部分呈夹角a,且夹角a为10°~20°;所述钩体由与弯折段竖直部分连接的杆部及杆部下端向两侧上弯呈圆弧形的吊钩组成。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把双向安全捕捉挂钩固定在每个普通型蝶形弹簧式固定抱索器紧固螺栓上,使之与这种抱索器成为,使双向安全捕捉挂钩与抓捕滑道横称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当牵引钢丝绳发生断裂时,驱动轮两侧的钢丝绳分别在钢丝绳、吊椅、人员重力等的作用下,吊椅及乘坐人员往下滑落,最终双向捕捉钩必将落到抓捕滑道内,并勾住抓捕横撑,确保了人员及设备的安全。经过实际拉力试验,使其发生形变时拉力为24.6KN,完全可以满足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双向安全捕捉钩,包括钩柄以及与钩柄下端连接的带有双向吊钩的钩体。钩柄由带有连接孔73的连接段71和弯折段74组成,所述连接段71与弯折段竖直部分75呈夹角a,且夹角a为10°~20°;钩体由与弯折段竖直部分75连接的杆部72及杆部下端向两侧上弯呈圆弧形的吊钩76组成。
如图3所示,矿井大角度乘人缆车断绳保护装置,包括设置于巷道两侧的抓捕滑道11(其选用钢管),抓捕滑道11上向外侧设有抓捕横撑10,抓捕横撑10每隔0.5米设置一个;本实用新型中的双向安全捕捉钩7固定连接于与钢丝绳5固定连接的抱索器上,双向安全捕捉钩7位于抓捕横撑10的上方,当钢丝绳断裂时(如图3所示),钢丝绳5从托轮8上滑落,双向安全捕捉钩7下落至抓捕滑道11并勾住抓捕横撑10,防止吊杆12及吊椅13继续下落,确保人员及设备的安全,防止因大角度架空乘人缆车在运送人员过程中牵引钢丝绳断裂而造成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消除安全隐患,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天安煤业九矿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平顶山天安煤业九矿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44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拆卸器
- 下一篇:磁共振检查用防噪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