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兼容多种功放输出的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62254.2 | 申请日: | 201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5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许琼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7/00 | 分类号: | H01R27/00;H01R13/02;H01R13/46;H01R13/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兼容 多种 功放 输出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装置,尤其涉及音频装置信号传输时使用的一种兼容多种功放输出的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音频产品使用的功放输出插座有2.0和2.1两种,其中2.0功放输出插座如图1所示,其对应的插头如图2所示,所述2.0功放输出插座及插头符合TJC3-4标准。由于2.1功放输出相对于2.0功放输出多了低音炮,因此,相对于2.0功放输出插座来说,2.1功放输出插座多了两个引脚,如图3所示,与2.1功放输出插座对应的插头如图4所示,所述2.1功放输出插座及插头符合TJC3-6标准。
如图1和图3所示,2.0功放输出插座是4引脚,2.1功放输出插座则是6引脚。因此,2.0功放输出对应的插头不能插入2.1功放输出插座,除非将插头中的导线抽出来再逐一插在插座上。如在电视机上,2.0的功放输出插头不能介入2.1功放输出插座,只能将2.0的插座和插头换成2.1的,这样便可以实现兼容。但是这样在2.0功放输出的插座、插头都会增加了两个无用的引脚,造成材料的浪费,致使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兼容多种功放输出的插座,包含插座本体和六个插针,所述六个插针嵌于所述插座本体中,沿一条直线且以垂直于所述直线的方式排布成一个插针排,相邻两个插针之间距离相等;所述插座本体侧面表面上具有与所述插针排平行且顺序排列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适用于2.0功放输出,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三卡槽适用于2.1功放输出。
较优地,所述插座本体上部具有凹槽,所述六个插针中每一插针上端的相同长度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六个插针中每一插针下端的相同长度的一部分延伸出所述插座本体以作为输入输出引脚。
较优地,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由所述插座本体侧面表面向内延伸,且延伸深度不超过所述插针排到所述插座本体侧面表面的距离。
较优地,所述插座本体及所述插针排符合TJC3标准。
较优地,所述六个插针长度相等且横截面为圆形或者矩形。
较优地,所述六个插针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
较优地,所述插座本体由绝缘材料制成。
以上所述的插座能够兼容多种功放输出,可节省成本并具有应用灵活、防呆等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2.0功放输出插座的示意图;
图2是与2.0功放输出插座对应的插头的示意图;
图3是2.1功放输出插座的示意图;
图4是与2.1功放输出插座对应的插头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兼容多种功放输出的插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5,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兼容多种功放输出的插座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兼容多种功放输出的插座10包含插座本体102和六个插针104,其中,六个插针104嵌于座本体102中,且沿一条直线并以垂直于所述直线的方式排布成一个插针排,相邻两个插针104之间距离相等。插座本体102侧面表面上具有与所述插针排平行且顺序的第一卡槽106、第二卡槽108和第三卡槽110。由图5可以看出,相对于传统的2.1功放输出插座,所述兼容多种功放输出的插座10多出了一个第二卡槽108,从而当2.0功法输出插头插入时,第一卡槽106与第二卡槽108可被利用以锁住插头,而当2.1功法输出插头插入时,第一卡槽106与第三卡槽110可被利用以锁住插头。特别地,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卡槽106可位于从所述插针排第一侧(例如左侧)开始的第一插针与第二插针之间,第二卡槽108可位于从所述插针排的第一侧(例如左侧)开始的第三插针与第四插针之间,第三卡槽110可位于从所述插针排的第一侧(例如左侧)开始的第五插针与第六插针之间,此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并非其限制,所述三个卡槽的设置只要能够保证2.0及2.1功放输出插头插入时的位置的唯一性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22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恒张力架线车
- 下一篇:一种腔体滤波器及滤波器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