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轮机转子中心孔检测用可调式涡流探头固定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61946.5 | 申请日: | 201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3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宏;晏嘉陵;倪满生;陈安生;王家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90 | 分类号: | G01N27/9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轮机 转子 中心 检测 调式 涡流 探头 固定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电厂汽轮机转子中心孔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汽轮机转子中心孔检测时用于探头固定的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发电厂汽轮机转子中心孔检测用涡流检测探头采用定制探头。检测时根据被检转子的中心孔内径来定制探头外径,根据待检中心孔位置的深浅,需将探头固定在一长度可调的伸缩导杆上。实践中,不同类型汽轮机转子中心孔内径不一样,每台机组检测时需单独定制探头,增加了检验成本;而很多汽轮机转子中心孔的内径在图纸上没有标注或者标注不详,影响了探头的及时定制,增加了检验工期;再者就是同台机组的汽轮机转子不同部位的内径也不一致,一次检测需配备多种不同规格的探头,增加了检验成本,同时也降低了检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发电厂汽轮机组检测需配备多种不同规格的探头,检验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对探头固定机构进行改造,提供一种检测效率高的汽轮机转子中心孔检测用可调式涡流探头固定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汽轮机转子中心孔检测用可调式涡流探头固定机构包括轴向一端封闭的探头套筒和轴向一端封闭的导杆套筒;探头套筒的封闭端的径向设有向外延伸的刻度板,刻度板的中部开设有导向槽,探头套筒两侧径向分别开设有探头螺栓孔;导杆套筒的封闭端中心处设有螺纹连接件,导杆套筒两侧径向分别开设有导杆螺栓孔;导杆套筒通过螺纹连接件与导向槽配合设于刻度板上,且位于探头套筒封闭端的外侧。
所述刻度板与探头套筒的封闭端面在一个平面内。
刻度板上导向槽的上端位于探头套筒中心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在探头固定装置上进行了改造,检测时,要求涡流检测线圈表面与转子内壁完全接触。为了达到二者完全接触,需要调节导杆套筒在导向槽上的位置,从而改变探头的转动半径,直至使探头上涡流检测线圈表面与中心孔内壁完全接触,即可满足探伤的需要。这样就可用一个尺寸规格的探头实现不同直径转子中心孔的探伤工作,大大节约了探头定制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检测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只需一种规格探头,即可实现任何直径尺寸转子中心孔的探伤,节约了检验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探头套筒端固定安装涡流探头,导杆套筒端安装伸缩导杆,安装方便;用于检测时,伸缩导杆可随中心孔长度的变化而改变;探头检测面的回转半径,根据被检转子中心孔的内径大小可灵活精确调节,在一个转子中心孔具有多个内径尺寸的情况下,更能发挥其适应尺寸变化而变化的优势,不需更换探头,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无偏心时工作状态图。
图5为偏心距为最大时工作状态图。
上图中序号:1.探头套筒、2.导杆套筒、3.探头螺栓孔、4.刻度板、5.导杆螺栓孔、6. 螺纹连接件、7.刻度标尺、8.导向槽、9.导杆套筒上原点、10. 伸缩导杆、11.涡流探头、12. 探头检测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
参见图1、图2和图3,汽轮机转子中心孔检测用可调式涡流探头固定机构包括轴向一端封闭的探头套筒1和轴向一端封闭的导杆套筒2;探头套筒1的封闭端的径向连接着向外延伸的刻度板4,刻度板4与探头套筒的封闭端面在一个平面内,刻度板4的中部开设有导向槽8,刻度板上导向槽8的上端位于探头套筒1中心的上部。探头套筒1两侧径向分别开设有探头螺栓孔3;导杆套筒2的封闭端中心处设有螺纹连接件6,导杆套筒2两侧径向分别开设有导杆螺栓孔5;导杆套筒2通过螺纹连接件6与导向槽8配合固定安装于刻度板4上,且位于探头套筒1封闭端的外侧。
使用时,将涡流探头1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探头套筒1内,导杆套筒2通过螺栓连接着伸缩导杆10,见图4。
当待测汽轮机转子中心孔内径与涡流探头11的外径一致时,此时导杆套筒2的原点9位于刻度标尺上0刻度位置,即可使探头检测面12与被检转子中心孔内壁紧密接触,满足探伤要求,参见图4。当待测汽轮机转子中心孔内径大于涡流探头11的外径时,通过调节导杆套筒2上的原点9在刻度标尺7上位置,直至使探头检测面12在转子中心孔内转动时与中心孔内壁紧密接触即可,参见图5。
若一转子中心孔上存在不同的孔径,重新调节导杆套筒2上的原点9在刻度标尺7上位置,直至使探头检测面12在转子中心孔内转动时与中心孔内壁紧密接触即可,此调节过程简单易操作,非常适合现场检测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19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联产法乙酰氯生产中的氯化氢尾气直接深冷纯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