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剪板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61718.8 | 申请日: | 2012-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9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敏;陈再良;钟康民;王飞;徐亚鑫;靖聪;邓罗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D15/06 | 分类号: | B23D15/06;B23D15/1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赵艳 |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剪板机。
背景技术
气压传动由于气动元件精度要求不高、装置易于制造、成本低、气动装置动作迅速反应灵敏而广泛地应用于机械设备的动作控制中,然而气压传动装置自身难以克服的一个缺点就是气体极易泄露,气体的工作压力不可能太高,这容易造成装置体积过于庞大而所产生的作用力较小,从而限制了气压传动装置在某些场合下的应用。现有技术中的单气缸剪板机,包括固定连接设置在机架上的气缸,其活塞杆沿竖直方向能够上下运动的分布,用于剪板的压头则固定连接设置在活塞杆的下端部上随活塞杆上下升降运动实现剪板操作,由压头输出的剪切力较小,这导致其在一些场合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剪板机,该气动剪板机上由压头输出的剪切力得到了提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动剪板机,所述剪板机包括
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包括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剪板机机架上部的第一缸体、沿竖直方向能够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缸体上的第一活塞杆;
压头,所述压头沿竖直方向能够升降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下部,
所述剪板机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与所述压头的增力机构,所述增力机构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包括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二缸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缸体上能够沿所述第二缸体轴向伸缩的第二活塞杆,所述增力机构还包括一端部分别转动地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塞杆上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活塞杆相转动连接设置,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部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压头相转动连接设置,所述增力机构有偶数组,所述偶数组的增力机构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第一活塞杆、所述压头的周向侧边部上,所述第一连杆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与所述第二连杆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切值的乘积小于0.5,所述第一连杆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与所述第三连杆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切值的乘积小于0.5;
所述剪板机还包括一控制所述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伸缩工作状态的换向阀。
优选地,所述增力机构有两组。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在所述第二活塞杆上转动连接于同一转动连接点。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杆长相同,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一致。
优选地,所述换向阀为二位四通换向阀。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5°~45°。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杆与竖直方向夹角为5°~27°。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通过在第一活塞杆和压头之间增设增力机构并通过换向阀来调整剪板机的工作状态,当该剪板机进行剪板操作时第一活塞杆下行且第二活塞杆沿轴向缩回,增力机构上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随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的伸缩而发生相应的转动,同时第二缸体也发生相应的转动,压头即在第三连杆的驱动下下行进行剪板操作,此时由压头输出的力较现有的输出力能够得到显著的增大,而且压头在下行剪板操作时平稳可靠。该气动剪板机结构简单,增力效果明显,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动剪板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气缸;11、第一缸体;12;第一活塞杆;2、压头;3、增力机构;31、第二缸体;32;第二活塞杆;33、第一连杆;34、第二连杆;35、第三连杆;4、换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所示,一种气动剪板机,该气动剪板机包括第一气缸1和用于剪板操作的压头2,第一气缸1包括固定连接设置在剪板机机架上部的第一缸体11和沿竖直方向能够升降地设置在第一缸体11上的第一活塞杆12,压头2则沿竖直方向能够升降地设置在机架的下部,该剪板机还包括连接第一活塞杆12和压头2的增力机构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17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体内径毛刺清理机
- 下一篇:数控母线圆角新型自动加工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