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类行为的监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61569.5 | 申请日: | 2012-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5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军;谢骏;余德光;郁二蒙;王海英;龚望宝;李志斐;张敬旺;蔡晓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G06K9/6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36 | 代理人: | 张钇斌 |
| 地址: | 5103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类 行为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类行为的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计算机视觉,也称机器视觉,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人的视觉功能,来感知、识别和理解三维场景。计算机视觉是一种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数学、光学、心理学、物理学、生物学、计算机和信号处理等诸多学科的理论知识。
水环境的改变或者受到某种应激时,鱼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行为。例如,鱼生病时,它的游速会变慢,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时间会变长;当水中的溶解氧稀缺时,鱼会往水面上方游动;当鱼感染寄生虫时会表现出跳跃行为等。随着鱼类设施养殖业的发展,鱼的行为为养殖提供重要信息和指导。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向工厂化、自动化发展,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鱼类行为进行监测,有助于实现水产养殖自动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监测鱼类行为的系统,能在无人监守的情况下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记录下鱼类的行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鱼类行为的监测系统,包括摄像机、图像采集卡、计算机、养殖系统及照明系统,所述照明系统设置在所述养殖系统顶部,所述摄像机连接所述图像采集卡,所述图像采集卡连接所述计算机。
优选的,所述摄像机为CCD摄像机。
更优选的,所述养殖系统包括玻璃缸和循环水系统。
更优选的,所述玻璃缸的宽度不超过40厘米。
更优选的,所述循环水系统水循环1次的频率不超过4小时。
更优选的,所述摄像机与所述养殖系统的距离为1.0-1.5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准确的自动记录鱼类的行为,可以分析对比鱼的行为有无异常,从而对鱼体健康状况进行监视和预报,对于构建水产养殖技术精准控制管理专 家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鱼类行为的监测系统,包括摄像机1、图像采集卡2、计算机3、养殖系统4及照明系统5,照明系统5设置在养殖系统4上方,摄像机1拍摄的图像进入图像采集卡2,数字化处理后图像读入所述计算机3即可对鱼类行为进行监测。
其中,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摄像机1为CCD摄像机,养殖系统4包括玻璃缸和循环水系统,玻璃缸6的宽度不超过40厘米,循环水系统7水循环1次的频率不超过4小时,摄像机1与所述养殖系统4的距离为1.0-1.5米。
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利用图像处理程序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图像处理程序将图像中物体的几何特性描述的特征提取出来进行图像分割和特征提取,进行判决分类,从而自动记录鱼类的行为。
图像处理程序包括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分类器训练和图像识别四个部分。
图像分割采用灰度阈值分割法,灰度阈值分割法是一种最常用的并行区域技术,它是图像分割中应用数量最多的一类。阈值分割方法实际上是输入图像f到输出图像g的如下变换:
其中,T为阈值,对于物体的图像元素g(i,j)=l,对于背景的图像元素g(i,j)=0。图像分割后提取图像再做特征提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15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气飞虫诱捕器的集虫网
- 下一篇:电动调节光学镜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