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分离膜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60761.2 | 申请日: | 2012-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6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 发明(设计)人: | 朱赞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费尔过滤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69/12 | 分类号: | B01D69/12;C02F1/4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适合污水,或者从工厂、餐馆、食品加工厂等产生的废水的净化分离装置,进一步涉及该净化分离装置的分离膜。
背景技术
近年来,分离膜经常被用于污水和废水的净化中。这种分离膜中,有很多种类、形态的分离膜,其中,在像织布或无纺布等地多孔质基材的表面涂布含有开孔剂的树脂溶液,或用该树脂溶液浸渍多孔质基材后,凝固树脂的同时在多孔质基材表面形成多孔质树脂层而形成的被称作所谓精密过滤膜的平膜,备受关注。虽然多孔质树脂层作为分离功能层起作用,该平膜,与其它形态的分离膜,例如中空类膜相比,由于比较难于得到较大的每单位体积的有效面积,要求根据过滤对象保持细孔径的同时增大透水量。但是,为了增大透水量而提高空隙率时,细孔径变得过多,在表面形成缝隙时,阻止率降低。另一方面,为提高阻止率减小细孔径时,则透水量降低。即,阻止率的升高和透水量的升高成反比关系,很好的平衡两者是非常困难的。
另外,在用于废水的分离膜中,由于使用中沙粒等无机物或污泥、其它固体物激烈碰撞、向活性污泥中的氧的提供或为防止网眼堵塞进行充气操作引起的气泡在膜表面激烈碰撞,要求具有充分承受该碰撞的强度。该强度,主要由多孔质基材担当。但同时,分离膜的膜厚越小,单位体积的膜面积就越大,所以易于薄膜化的分离膜成为主流。为了提高平膜的整体强度,需要增大多孔质基材的厚度,但这样就使得单位体积的膜面积减小,不能充分达到分离膜的薄膜化。即,分离膜厚度的减小和平膜强度的增加也成反比关系,两者难平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分离膜,以解决现有问题,具有高透水性的同时不易堵塞网眼,而且,在保证平膜足够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分离膜的厚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特征:
一种复合分离膜,在第一层分离膜上复合第二层分离膜。第一层分离膜为聚偏氟乙烯材 质,平均孔径在0.1~10μm的范围内,厚度在1~1000μm的范围内。第二层分离膜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材质,平均孔径在0.01~0.2μm的范围内,厚度在1~500μm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在聚偏氟乙烯分离膜上复合聚四氟乙烯分离膜,使平膜表面具有更大的透水量、更好的耐化学腐蚀性和更好的抗冲击强度。同时两层薄膜的复合在保证透水量的前提下减小了分离膜的厚度,分离膜在单位体积下有更大的膜面积。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是在第一层分离膜1的一面或两面上形成第二层分离膜2,从而组成复合分离膜,所述第一层分离膜1和第二层分离膜2之间涂有粘合材料3。
第一层分离膜1,优选聚偏氟乙烯为主成分树脂,膜的厚度优选在1~1000μ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0~500μm的范围内,膜的平均孔径优选在0.1~10μ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2~5μm的范围内。
第二层分离膜2,优选聚四氟乙烯为主成分树脂,膜的厚度优选在1~500μ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5~200μm的范围内,膜的平均孔径优选在0.01~0.5μ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04~0.2μm的范围内。
膜的复合,除了本实施例中的粘合剂复合法,此外还可以使用热复合等多种常用复合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费尔过滤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费尔过滤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07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造纸变性淀粉的搅拌轴
- 下一篇:新型反渗透冲洗启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