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卷筒纸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60340.X | 申请日: | 201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7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钱丽丽;郭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K10/16 | 分类号: | A47K10/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69 | 代理人: | 王昌花 |
地址: | 21512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筒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筒纸。
背景技术
机械造纸的一般过程都包括纸页的成形、干燥以及卷曲过程。在纸页成形阶段,一般采用流浆箱将纸浆喷送至高速运行的成形网以形成湿纸幅,然后由成形网送至干燥部进行干燥处理。目前大多数纸机的车速都在2000m/min以上,纸浆被喷送至成形网上后,纸浆中的大部分纤维在高速运行的成形网的带动下会顺着纸机的运行方向进行排布(即沿着纸页的长度方向排布,也叫MD方向),而这种纤维的排布方式就会使得纸张在撕裂过程中很容易顺着纤维的走向裂开,即纸张很容易沿着的MD方向被撕裂。因此,当在沿着纸张的宽度方向上(即与纸张的MD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也叫CD方向)对纸张进行撕扯时,就需要相对较大的撕扯力才能顺利的将纸张沿着CD方向扯断。
目前所使用的卷筒纸大多都是采用上述工艺生产出来的,而我们在使用卷筒纸时,往往都是沿着卷筒纸的CD方向进行撕取。因此,由于纤维的上述排布特点就会导致使用者在撕取卷筒纸时需要较大的力,并且在撕取过程中,纸张很容易沿着其MD方向开裂,从而导致撕裂口的形状不规整。
为了克服纸张不易沿CD方向撕裂的缺陷,目前所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在复卷的过程中,沿卷筒纸的CD方向每隔一定的长度打上虚切线以将卷筒纸分割成一格一格的格状,这样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就可以沿着虚切线将纸巾顺利的撕下。但是,这种虚切一般是用单直线型横虚切的方式进行的,在撕取有效范围内仅形成一条虚切线,使用者在利用单手沿着虚切线撕取纸巾时,纸张往往不会很好地沿虚切线被撕下,在撕取的过程中,纸张极易偏离虚切线而沿偏向MD方向被撕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问题的卷筒纸实为必要。
一种卷筒纸,其包括收卷的纸体,在该纸体上沿该卷筒纸的展开方向每隔一定长度设置有沿该纸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撕裂带,该撕裂带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撕裂线以及第二撕裂线,该第一撕裂线由沿该纸体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一孔洞形成,该第二撕裂线由沿该纸体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二孔洞形成,在沿该卷筒纸的展开方向上,该第一孔洞与该第二孔洞呈交错排列。
优选的,该第一撕裂线与该第二撕裂线之间的距离大于0而小于等于10mm。
优选的,该第一撕裂线与该第二撕裂线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mm~5mm。
优选的,每一个该第一孔洞及/或第二孔洞在沿该纸体2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长度大于0而小于等于10mm。
优选的,每一个该第一孔洞及/或第二孔洞在沿该纸体2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长度范围为0.5mm-6mm。
优选的,在该第一撕裂线中,相邻两个第一孔洞之间的距离大于0而小于等于10mm。
优选的,在该第一撕裂线中,相邻两个第一孔洞之间的距离范围为0.1mm~2mm。
优选的,在该第二撕裂线中,相邻两个第二孔洞之间的距离大于0而小于等于10mm。
优选的,在该第二撕裂线中,相邻两个第二孔洞之间的距离范围为0.1mm~2mm。
优选的,该撕裂带还包括多条撕裂线,且相邻两条撕裂线的孔洞相互交错排列,在沿该卷筒纸的展开方向上,该撕裂带的整体宽度大于0而小于等于2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卷筒纸中,在纸体上的该撕裂带由至少两条撕裂线构成,每条撕裂线均由沿纸体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孔洞构成,并且相邻两条撕裂线的孔洞在该纸体的长度方向上呈交错排列。通过在纸体上设置上述撕裂带,一方面,由至少两条撕裂线构成的撕裂带结构可以进一步的降低卷筒纸的抗撕裂强度,使消费者能够轻松的沿着该撕裂带进行纸巾的撕取;另一方面,相邻两条撕裂线的孔洞在该纸体的长度方向上交错排列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阻止纸张在沿撕裂线撕取的过程中偏离撕裂线而沿偏向长度方向开裂的现象,从而使得纸体能够被轻松整齐的撕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该卷筒纸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03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折叠坐便器
- 下一篇:可适应人体差异的自动辅助站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