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炉前给料组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60167.3 | 申请日: | 201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1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融科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曾永珠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循环 流化床 垃圾 焚烧 炉炉前 组合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辅助给料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炉前给料组合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技术中,炉前给料系统设备种类比较繁多,但都存在一些问题,还没有一项成熟的适合国内垃圾的炉前给料技术。有的采用链板给料,密封性差;有的采用双绞龙螺旋给料,垃圾容易缠绕,造成进料卡涩堵塞;有的采用单辊播料给料,不能实现炉前存料,造成烟气反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炉前给料组合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入炉垃圾受料斗、液压活塞推料机、无轴螺旋给料机和气动插板门,所述入炉垃圾受料斗的出料口与所述液压活塞推料机的入料口连接,所述液压活塞推料机的出料口与所述无轴螺旋给料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无轴螺旋给料机的出料口与所述气动插板门的入料口连接,所述气动插板门的出料口与所述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入料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集散控制系统、第一料位计和第二料位计,所述第一料位计置于所述入炉垃圾受料斗的外壳上部,所述第二料位计置于所述入炉垃圾受料斗的外壳下部,所述第一料位计和所述第二料位计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所述集散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入炉垃圾受料斗为上宽下窄的漏斗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活塞推料机加无轴螺旋机组合式给料方式,布置简单,结构合理,能有效防止垃圾缠绕,防止锅炉烟气反窜、回火等问题,实现垃圾均匀给料。本实用新型占地少,密封性好,结构合理,减少运行维护成本,大大改善现场运行环境,使锅炉技术和经济性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图中:1-入炉垃圾受料斗,2-液压活塞推料机,3-无轴螺旋给料机,4-气动插板门,5-第一料位计,6-第二料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入炉垃圾受料斗1、液压活塞推料机2、无轴螺旋给料机3、气动插板门4、集散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第一料位计5和第二料位计6,入炉垃圾受料斗1的出料口与液压活塞推料机2的入料口连接,液压活塞推料机2的出料口与无轴螺旋给料机3的进料口连接,无轴螺旋给料机3的出料口与气动插板门4的入料口连接,气动插板门4的出料口与所述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入料口连接,入炉垃圾受料斗1为上宽下窄的漏斗形,第一料位计5置于所述入炉垃圾受料斗1的外壳上部,第二料位计6置于入炉垃圾受料斗1的外壳下部,第一料位计5和第二料位计6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所述集散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如附图所示:在炉前垃圾坑上部设置入炉垃圾受料斗1,通过入炉垃圾受料斗1进料,入炉垃圾受料斗1下部布置液压活塞推料机2,将垃圾水平推至无轴螺旋机3的进口,通过液压活塞推料机2水平来回运动,第一能到达垃圾水平输送,第二在进入无轴螺旋给料机3时,对垃圾进行二次挤压破碎,第三能有效减少垃圾在入炉垃圾受料斗1内的架桥。垃圾在经过液压活塞推料机2进入无轴螺旋给料机3后,再经过气动插板门4输送到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垃圾进料口,由于采取无轴螺旋机技术,设备密封性好,避免垃圾缠绕现象,防止由于炉膛燃烧波动,造成烟气反窜和回火问题,最大限度保证垃圾连续均匀给料。
本实用新型设有高位、低位2个超声波式料位计,第一料位计5是高位料位计,第二料位计6是低位料位计,低位警报是为了防止气密性遭到破坏,高位警报是为了减少架桥现场的发生。如果料位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变化,料斗的架桥警报将传送到DCS(集散控制系统)。该料位计采用非接触测量方式,±0.2%精度,最大6米量程,5度声束角,在尘雾中也有较好的穿透能力,多种传感器材质,内置全量程自动温度补偿,不受介质湿度、粘度的影响,不受介质介电常数、电导率、热导率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融科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融科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01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扣接机构及具有扣接机构的电子装置
- 下一篇:蝠翼型光强分布的灯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