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美容整形用术前设计画线专用笔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59808.3 | 申请日: | 2012-0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1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铁军 |
| 主分类号: | B43K29/18 | 分类号: | B43K29/18;B43K3/00;B43K1/00;A61B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20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美容 整形 用术前 设计 画线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画线专用笔,特别是美容整形用术前设计画线专用笔。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美容整形手术中需要对手术部位进行术前画线时,缺乏专用画线工具,通常使用普通美术笔进行画线,在实际工作中,这些通用笔存在如下缺陷:笔身较大不适合小部位手术画线;笔尖过大画线粗无法精确描绘手术区域;另外,所采用的普通墨水,还存在无法在术前皮肤清洁中清晰留存及污染手术环境等缺陷。
另外,在美容整形手术画线时,医生需要通过划痕和压痕手法对画线区域进行前期预览,观察术后效果,普通美术笔无此功能,医生往往需要多次更换工具,造成工作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普通美术笔在医疗手术中使用的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小巧、使用方便的美容整形用术前设计画线专用笔,该产品采用小圆管笔身设计,利用笔尖的毛细管空腔结构吸附医用紫药水进行画线工作,在笔身后端增加有笔针部件,在实现精准画线的同时还可以作为压痕针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美容整形用术前设计画线专用笔,包括笔尖、笔管部分;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笔针部分;前述笔管为空心圆管结构,前述笔尖前端为两片压拢在一起的尖锥型金属薄片结构,后端为空心圆管结构;前述笔针前端为圆柱体,后端为圆尖锥形状;笔尖后端的空心圆管连接于笔管的前端,而笔针前端的圆柱体连接于笔管的后端。
前述笔尖、笔管、笔针可以是分离部件,此时笔尖和笔针的圆形外径等于或略大于笔管的空心圆管内径,笔尖后端的空心圆管和笔针前端的圆柱体分别插入前述笔管的空腔内连接。
前述笔尖、笔管、笔针可以是一体结构,此时笔尖后端的空腔与笔管的空腔连为一体,该空腔的另一端被笔针部分所封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产品第一实施例在分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组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4、图5是笔尖部件的制作过程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化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纵向刨面图。
图中:1、笔尖;2、笔管;3、笔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笔管2为空心圆管结构,其长度约为6-12厘米,笔管2外径约3mm,内径约2mm;笔管2的前端有笔尖1,笔尖1的后端是空心圆管结构,笔尖1的前端是两片尖锥型金属薄片结构;笔管2的后端有笔针3,笔针3前端为圆柱体,另一端为圆尖锥形状;笔尖1和笔针3的外径大小等于或略大于笔管2的内径,笔尖1后端的空心圆管和笔针3前端的圆柱体分别插在笔管2空腔的前后两端,形成牢固的整体结构如图2所示,此时整体长度约为8-15厘米。
图3、图4、图5表示笔尖1的实际制作过程,为了能清晰表示笔尖1细节,对原图做放大处理,在实际制作过程中,笔尖1的原材料为薄金属圆筒,厚度在0.2-0.4mm之间,如图3中,先将薄金属圆筒一端磨出三角型尖端,图3中虚线部分即为磨掉部分,这时笔尖1侧面图如图4所示,再将笔尖1的两片尖端压拢在一起,如图5所示,即可制作出笔尖1,笔尖1的两片尖端之间的空腔形成毛细管空腔吸附结构,可以吸附紫药水进行画线工作,为了画线时不伤皮肤,笔尖1的尖端尚需进行打磨工序去除菱角,此为一般工序不再详述。
本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产品尺寸,仅为最适合手术需要的产品尺寸,并非对产品进行限定。
实际使用时,用笔尖1朝下沾医用紫药水进行正式画线,画出的线细腻清晰、不伤皮肤且难以脱落;需要做压痕或划痕处理时,颠倒笔管2即可用笔针3对手术位置做压痕或划痕处理,以预览手术效果,这时笔尖1沾附的紫药水会流入笔管2的空腔内,不会溢出;而再次颠倒至笔尖向下时,紫药水又会回流至笔尖,因此用同一工具即可反复多次进行画线、压痕等步骤,方便工作的进行。
本产品第一实施例中采用了分离部件的设计,是出于简化制作工艺、降低制作成本的目的,在实际生产中,也可以把上述三个部件整合为一个整体,采用一体化结构,即形成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此时产品的纵向剖面图如图6所示,该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省略了3个部件的连接结构,此时笔尖后端的空腔与笔管的空腔连为一体,该空腔的另一端被笔针部分所封闭。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存在笔尖与笔管一体、笔针分离或笔针与笔管一体、笔尖分离等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在构造上并未超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技术范围,与第二实施例一样同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小巧精致,使用安全可靠,能同时实现压痕和画线的两种功能,可广泛使用在医疗手术中,特别适用于美容整形的术前设计画线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铁军,未经李铁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98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