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急备装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9504.7 | 申请日: | 201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8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泰龙安防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18/02 | 分类号: | A62B18/02;A62B18/0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龚拥军 |
地址: | 21001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急 备装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器材,特别涉及一种能迅速打开的多功能应急备装包。
背景技术
火灾中丧生的原因多数是由于烟雾窒息或中毒。快速逃生、减少在火场的时间尤为重要。但是火场的烟雾等原因造成现场环境恶劣,人员逃生和救生都很困难。现有技术中的火灾逃生面罩和一些辅助的逃生救生工具是分开在不同的应急备装包中存放的;且当应急备装包存放于环境较暗的地方时,不易被找到,这些及其不利于火场的逃生和救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迅速打开、防火、阻燃、隔热、与呼吸过滤器连为一体可以在暗处显示其所在位置的速开型防火防毒一体多功能应急备装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急备装包,包括:包体,其包括背部、分别与背部连接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折叠部,与所述背部相对;防火防毒面具,位于所述包体内;尼龙贴,位于所述折叠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至少其中之一的外表面;第一拉链,连接所述折叠部和所述第一侧部;和第二拉链,连接所述折叠部和所述第二侧部。
优选地,防火防毒面具包括呼吸过滤器和铝箔玻纤。
优选地,防火防毒面具可折叠。
优选地,辅助器材放置于包体内。
优选地,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相互平行。
优选地,尼龙贴选用具有反光作用的材质。
优选地,尼龙贴形状是矩形。
优选地,尼龙贴位于折叠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外表面的中间位置。
优选地,包体和可折叠部的材质为防火耐高温布。
优选地,防火防毒面具位于包体内侧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防毒防火面具与包体连为一体的设计,且有相互平行的两个拉链,在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打开并使用防火防毒面具;由于应急备装包上设置有能够反光的尼龙贴,易于在黑暗的环境中迅速的找到应急备装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应急备装包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急备装包折叠部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应急备装包合上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包体;2、背部;3、第一侧部;4、第二侧部;5、防火防毒面具;6、过滤器;7、铝箔玻纤;8、可折叠部;9、第一拉链;10、第二拉链;11、尼龙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出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应急备装包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应急备装包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急备装包折叠部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应急备装包合上后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应急备装包,包括:包体1,其包括背部2、第一侧部3和第二侧部4,包体的材质优选为防火布;防火防毒面具5,其由过滤器6和铝箔玻纤7组成;可折叠部8,其和背部2相对,与包体1构成整个应急备装包的外轮廓,可折叠部的材质优选为防火布;第一拉链9连接第一侧部3和折叠部8,第二拉链10连接第二侧部4和折叠部8,使应急备装包构成一封闭的空间,有利于在应急备装包平时的存放。其中,防火防毒面具5位于包体内侧的底部,不使用时,防火防毒面具5为折叠的状态,即图1中防火防毒面具的状态,可以减少空间的利用;使用时,将防火防毒面具从折叠状态展开。一些常用的辅助器材,可以放置在包体1内除防火防毒面具5以外的其他区域,如图1所述的A区域。
正常状态下,本实用新型的应急备装包用于装载一些常用的辅助器材。当遇到灾难时,将应急备装包的相互平行的第一拉链9和第二拉链10同时打开,将其中的辅助器材取出后,将可折叠部8折叠,使其呈折叠状态,即图2中折叠部的状态,这样易于防火防毒面具5的使用。然后将防火防毒面具5从折叠状态展开使用,这就能够大大的增加逃生可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泰龙安防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泰龙安防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95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组锂电池分时充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通道锂电池备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