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塞式无油气动马达运转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59115.4 | 申请日: | 2012-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7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沈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麦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B1/06 | 分类号: | F01B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油气 马达 运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活塞式无油气动马达运转装置。
背景技术:
气动马达是把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换成旋转的机械能的装置,它的作用相当于电动机或液压马达,即输出转矩以驱动机构作旋转运动,活塞式无油气动马达是依靠作用于气缸底部的气压推动气缸动作实现气动马达运转功能的,常有的活塞式马达大多为径向连杆式,现有的活塞式无油气动马达结构太过复杂,操作不方便,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活塞式无油气动马达运转装置,它结构简单,操作灵活,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安全防爆,使用寿命长。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孔挡圈1、防尘垫2、轴挡圈3、第一轴承4、第一密封圈5、螺丝6、曲轴7、第二轴承8、第二密封圈9、第三密封圈10、缸套11、缸盖12、活塞13、销钉14、连杆15、第一平垫16、扣圈17、第一垫片18、第三轴承19、第二垫片20、压柱21、螺栓22、第三垫片23、第一隔垫24、平衡块25、后盖26、第四密封圈27、壳体28、螺塞29、第二隔垫30、第二平垫31、气接头32、卧式法兰33、活塞腔体34、壳体导气槽35、曲轴分配槽36、进气孔37组成;壳体28通过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8设置在曲轴7的外侧,且第一轴承4的前侧依次设置有防尘垫2、轴挡圈3和孔挡圈1,第一轴承4的后侧壳体28与曲轴7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5,第一密封圈5后侧的曲轴7外壁设置有曲轴分配槽36,且曲轴分配槽36的上端与壳体28上的壳体导气槽35相连通,曲轴分配槽36的下端通过进气孔37与壳体28外部的气接头32相连,且进气孔37的后侧设置有螺塞29,第二轴承8后端的曲轴7外部设置有压柱21,压柱21的后端及后侧外壁通过第三垫片23设置有螺栓22和平衡块25,压柱21的前侧外壁设置有第一平垫16,第一平垫16后侧的压柱21外壁依次设置有第一垫片18、第三轴承19和第二垫片20,且第三轴承19之间设置有第一隔垫24,第二垫片20与平衡块25之间设置有第二平垫31,第三轴承19的外圆壁上设置有第二隔垫30,第二隔垫30外壁上设置有连杆15,连杆15外壁设置有扣圈17,连杆15上部设置在缸套11内的活塞腔体34中,且连杆15的上端通过销钉14连接有活塞13,活塞13、销钉14与缸套11的内壁紧密配合,且缸套11通过第三密封圈10设置在壳体28的后端上部,壳体28后端及缸套11的上部外侧通过第二密封圈9设置有缸盖12,且缸盖12内部与壳体导气槽35和活塞腔体34连通,壳体28后端通过第四密封圈27设置有后盖26,壳体28的前端外壁通过螺丝6连接卧式法兰33。
本实用新型压缩空气是由气接头32进入进气孔37,在进入壳体28,经过曲轴7通过曲轴分配槽36,进入壳体导气槽35,然后进入活塞腔体34推动活塞13运动,活塞13经过连杆15在推动曲轴7运动,排气,是活塞13将活塞腔体34内的空气推进壳体导气槽35,在经过曲轴7中的曲轴分配槽36,然后经排气孔排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灵活,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安全防爆,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麦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麦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91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缸盖凸轮轴磨损修复结构
- 下一篇:矿用隔爆数字智能化瓦斯抽放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