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婴儿车前扶手的限位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58872.X | 申请日: | 2012-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9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 发明(设计)人: | 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浩天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B9/00 | 分类号: | B62B9/00;B62B7/0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 地址: | 2153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婴儿 车前 扶手 限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前扶手的限位机构,前扶手可不外借限位装置相对于侧扶手固定,该限位机构还可应用于婴儿车前餐盘的限位。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婴儿车的前扶手或前餐盘铰接于连接上、下段侧扶手的关节连接件上,婴儿车的前扶手或前餐盘多采用金属支撑杆固定于车架上,所述金属支撑杆的上端与前扶手或前餐盘连接,下端撑于前轮支架上,从而前扶手或前餐盘不可随意的上下摆动,避免伤及婴儿的危险。但是该技术需借助金属支撑杆及其两端的连接结构,结构复杂,且影响外观,容易造成剪刀口违反安规;如果金属支撑杆与前扶手或前餐盘直接为可分离式连接,在折叠婴儿车时将金属支撑杆与前扶手或前餐盘分离,然后将前扶手或前餐盘绕关节连接件旋转,完成婴儿车的折叠,操作步骤多,折叠不方面。
为解决上述问题,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婴儿车前扶手或前餐盘的限位机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婴儿车前扶手的限位机构,通过结构的改进,结构简单,婴儿车收放方便。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婴儿车前扶手的限位机构,所述前扶手铰接于连接上、下段侧扶手的关节连接件上,所述前扶手的两端部均设有卡舌,所述关节连接件上设有卡槽,所述卡舌插设于卡槽内,且所述卡舌的上端面抵于卡槽的上端内壁上;所述卡舌的前端面抵于上段侧扶手的内壁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卡舌的下方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压紧于卡槽的下端内壁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利用卡舌上端面与卡槽内壁之间的配合限制前扶手向下摆动,同时利用卡舌前端面与侧扶手内壁之间的配合限制前扶手向上摆动,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2.婴儿车折叠时首先将上、下段侧扶手相对折向前扶手,解除侧扶手对于卡舌的制约,前扶手相对上段侧扶手转动,完成婴儿车的折叠;婴儿车撑开时首相将上、下段侧扶手背离前扶手展开,前扶手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将婴儿车撑开,所以婴儿车收放自如,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前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关节连接件的主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关节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关节连接件的右视图;
图5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前扶手;10、卡舌;2、上段侧扶手;3、下段侧扶手;4、关节连接件;40、卡槽;5、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 ~5所示,一种婴儿车前扶手的限位机构,所述前扶手1铰接于连接上段侧扶手2和下段侧扶手3的关节连接件4上,所述前扶手1的两端部均设有卡舌10,所述关节连接件4上设有卡槽40,所述卡舌10插设于卡槽40内,且所述卡舌10的上端面抵于卡槽40的上端内壁上;所述卡舌10的前端面抵于上段侧扶手2的内壁上。
所述卡舌10的下方设有复位弹簧5,所述复位弹簧5的下端压紧于卡槽40的下端内壁上。
婴儿车折叠时首先将上、下段侧扶手相对折向前扶手,解除侧扶手对于卡舌的制约,前扶手相对上段侧扶手转动,完成婴儿车的折叠;婴儿车撑开时首相将上、下段侧扶手背离前扶手展开,前扶手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将婴儿车撑开,所以婴儿车收放自如,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浩天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浩天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88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轨道车辆用抗侧滚扭杆系统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