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果树V篱形防雹、防鸟、防霜栽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8838.2 | 申请日: | 201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5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魏钦平;刘松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3/10 | 分类号: | A01G13/10;A01G17/00;A01G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果树 篱形防雹 栽培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V篱形果树栽培结构,该结构适用于果树的防雹、防鸟、防霜。
背景技术
传统果树栽培多采用无架式栽培,常用小冠疏层形、自由纺锤形、开心形等树形,这些树形由于树体高大易导致光能利用率低、优质果比率少、管理费工费时、不利于机械化操作和缺少防灾功能等。
V篱形以树冠内光照分布均匀、光能截获和利用率高、树体管理方便、修剪简单、产量高、品质优等诸多优点受到人们重视。但是,常规的V篱形栽培树形仅利用架材把树干固定,没有将果树架式栽培与防灾(防鸟、防雹、防霜等)功能相结合,不仅浪费了架材,在霜冻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到来时常导致花期冻害、果实大量脱落等,以致全年无收;另外,鸟类大量啄食果实给露地栽培的果树造成很大危害,影响商品果率和产量,结果园果实每年损失30%左右。发明一种适于果树V篱形的防雹、防鸟、防霜栽培结构,对提高果园经济效益、减少自然灾害损失等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果树V篱树形架式栽培与果园防雹、防鸟和防霜等相结合的技术问题。生产中果树栽培树形多以小冠疏层形、自由纺锤形、开心形为主,V篱式栽培树形仅利用架材把树干固定,缺乏果树V篱形架式栽培与防雹、防鸟、防霜等多功能结合,通过设立支架固定中干或主枝,架设防雹、防鸟网,配置迷雾防霜系统,实现其架式的多功能性,达到提高果实产量品质、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抵御自然灾害、便于机械操作、降低用工成本等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果树V篱形防雹、防鸟、防霜栽培结构由果树V篱形立架、防雹、防鸟网和防霜迷雾装置这三部分组成。V篱形立架主要由V篱形架杆、连接丝和支杆组成,顺果树行向每隔30~35米栽植1个V篱形架杆,架杆材料可使用镀锌管、方形或圆形水泥柱、木桩材料制成,V篱形架杆地上高度为5.0米,两分叉杆夹角为55~60度,距地面3.2米处设一连接杆用以固定两分叉杆,地下埋深1.0米,并用50cm×50cm×100 cm的混凝土地埋桩固定,架杆粗度55~80毫米,在架杆两侧距地面80厘米处开始固定连接点,每隔60厘米固定一个连接点,最后一个连接点间距80厘米;连接丝采用直径3~5毫米的钢丝或铁丝,架杆第一道连接丝距地面80厘米,连接丝间距为60厘米,最上面的连接丝间距为80厘米,顺果树行向水平方向将连接丝拉紧;每棵树设一支杆,支杆可使用高度3.5~4.0米、直径粗度20~30毫米的镀锌管、竹竿或圆形木棍材料,首先把支杆固定在连接丝上,然后把树的中央领导干固定在支杆上。
在V篱形分叉架杆一侧顺果树行向最上面的连接丝上固定直径20~25 毫米聚乙烯输水管,在输水管上每间隔4.0~6.0米安装一个雾化喷头;当霜冻和高温来临时进行喷雾防霜冻和日烧。
在架杆的最上部垂直树的行向拉一道连接丝,连接丝上面铺盖6股网眼实现果树纺锤形架式栽培和防雹、防鸟和防霜冻等多功能性。
在V篱形架杆的最上部垂直树的行向拉一道连接丝,连接丝上面铺盖6股网眼(12~20)毫米×(12~20)毫米的聚乙烯防雹、防鸟网,同时将网拉平拉紧并固定至地面。实现果树V篱形架式防雹、防鸟和防霜冻等多功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架防雹、防鸟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立架栽培结构的局部轴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单个V篱形架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V篱形架杆;2、支杆;3、纵向连接丝;4、横向连接丝;5、架杆接点;6、输水管;7、雾化喷头;8、防雹、防鸟网。
具体实施方式
步骤一:采用上述V篱形架杆1并将其固定在每行果树主干轴线的土壤里。
步骤二:按照上述设计好的V篱形架杆1,把纵向连接丝3顺次穿过同一侧分叉架杆接点5,分别在两端架杆各加一个紧线器,通过紧线器把纵向连接丝3拉紧。
步骤三:每株树设一个支杆2,首先将树的中央领导干用布条顺次交叉反向绑缚固定在支杆2上,或将果树的两大主枝分别绑缚固定架杆1两侧的纵向连接丝3上。
步骤四:在每行V篱形架杆1的最上端顺行向最上面的其中一道连接丝下面安装固定直径为 20~25 毫米黑色聚乙烯输水管6,输水管6上每间隔4.0~6.0米安装一个涡流式2~4出口雾化喷头7。
步骤五:在V篱式栽培架1的最上部垂直树的行向拉一横向道连接丝4,连接丝4上面铺盖6股网眼(12~20)毫米×(12~20)毫米的聚乙烯防雹、防鸟网8,防雹、防鸟网8上用尼龙绳或塑胶带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88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钓鱼竿、线水下救生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