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升降轿厢止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6869.4 | 申请日: | 2012-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9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宣伯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远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26 | 分类号: | B66B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9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轿厢止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轿厢的安全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升降轿厢止坠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今社会环境中,人类活动的各种场合,使用升降轿厢的地方已非常多见,如最普遍、最密切相关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升降电梯中;又如各类矿井垂直井道中的运人输物升降设备中;还有如各类工厂企业进行垂直输送物料的升降机中;等等。一般来说,升降轿厢都是由牵引钢索牵引轿厢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围壁内上下升降运动。由于牵引钢索长年累月地要在有负荷的状态下工作,有的地方难免会出现监管不到位或维护上的疏忽,也可能出现违章违规的操作,因此,会发生升降轿厢因牵引钢索断掉或牵引机构失灵等而发生坠落事故,对乘员或货物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为了在轿厢发生坠落时,能杜绝酿成惨烈的恶性事故,在升降轿厢或配套的设备上都装有轿厢防坠装置。经过考察,发现目前常用的几类防止轿厢坠落的装置有以下二方面的不足,一是要等到轿厢坠落的速度较高时才会起作用,在进行止坠动作时,险情已经很严重;即使止住轿厢的坠落,对于轿厢内的乘员或货物的震动性伤害已不小。二是要通过几个感应部件之间的转换,最后才由执行部件来执行止坠动作,在止坠的响应上有一定的滞后性,极易错失初始的最佳止坠时间,增加了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轿厢止坠装置,克服目前的升降轿厢防坠装置所存在的要等到轿厢下坠的速度较高时才动作和止坠的响应时间上有滞后性等不足。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包括轿厢、牵引钢索、围壁,在所述轿厢的上面左右各设有至少一个滑套,在左右所述滑套内可移动地装有止坠舌,所述止坠舌朝里一端连接有拉索,所述拉索经过装于所述轿厢上面的定滑轮转向后与所述牵引钢索连接,在离开所述止坠舌里端的位置装有挡块,在所述止坠舌与所述轿厢或所述挡块或所述滑套之间装有复位机构;在所述围壁上沿垂直方向和所述止坠舌相应地装有多个止坠墩。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中,在所述轿厢上面左右各设所述滑套和所述止坠舌,是使所述止坠舌一旦起作用进行止坠时,可使所述轿厢受力平衡。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所述止坠舌是缩进的,并由所述挡块挡住。一旦所述牵引钢索断掉或牵引机构失灵,则所述牵引钢索通过所述拉索对所述止坠舌的拉力消失,所述止坠舌在所述复位机构的作用下立即瞬间向外伸出,被最近的所述止坠墩抵住,在第一时间制止了轿厢的坠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复位机构非常重要,应选择合适的复位力量和可靠的装置方式。这里,优选:所述复位机构为所述止坠舌与所述轿厢之间装有拉簧;或所述复位机构为所述止坠舌与所述挡块之间装有弹簧;或所述复位机构为所述止坠舌与所述滑套之间装有拉簧。
对照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能在因牵引钢索发生断掉或牵引机构失灵而对轿厢失去牵引力,发生轿厢坠落时,迅速地在最短时间最短距离给以制止,极大地提高了升降轿厢防坠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复位机构为所述止坠舌与所述轿厢之间装有拉簧);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图中:1、轿厢,2、牵引钢索,3、围壁,4、滑套,5、止坠舌,6、拉索,7、定滑轮,8、挡块,9、止坠墩,10、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滑套4、止坠舌5、止坠墩9在一旦轿厢1自由坠落时,会受到突发的瞬间达到较大值的冲击力,所以必须自身有较高强度且安装牢固。止坠舌5在滑套4内应伸缩灵活,可涂抹润滑脂。拉索6和挡块8的材质和制作安装适用轿厢1和牵引钢索2相同的规范标准。拉簧10和附图上未图示,也有可能采用的弹簧的拉力或弹力无需很大,只要能把止坠舌5在失去拉索6的拉拽力时,迅速地拉或弹出即可。本实用新型起作用时,是一旦牵引纲索2发生断掉或牵引机构失灵,在轿厢1开始自由坠落的同时,由于拉索6对止坠舌5的拉力也消失了,拉簧10即在瞬间将止坠舌5向左右两边拉出,被下方最近的止坠墩9抵住;轿厢1也就在刚发生坠落时就被停住了,厢内的人或货物受到的震动会很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远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远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68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多芯片封装结构
- 下一篇:公交车握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