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隐藏式天地栓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56713.6 | 申请日: | 2012-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0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 发明(设计)人: | 宋淑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淑芬 |
| 主分类号: | E05B15/10 | 分类号: | E05B15/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冠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7 | 代理人: | 诸兰芬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隐藏 天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作涉及一种门体锁具,尤指一种隐藏式天地栓。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门的样式种类林林总总,大致可区分成单扇式门体或双开式门体,双开式门体若为一大一小的型式业界称作子母门,通常一边较不常开的一扇门(如子门)都是固定在门框上,而固定的方式最常见的就是利用天地式栓锁上下将门体栓固在门框上,然,较高的门体利用此种固定方式上方就不易上栓固定,而且采上下的两点栓固,宵小只要破坏铰链即能进入屋内行窃,实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隐藏式天地栓.以防宵小破坏铰链进入屋内行窃。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以实现其技术问题的解决。
本实用新型一种隐藏式天地栓,包括有:
一锁座,包括一壳体与一壳盖,该壳体内侧设有一呈水平方向的套筒,套筒的相对端壳体侧设有一对应套筒的穿孔,又在该套筒上设有导沟,而该壳体的内外两面边并设有沟槽,并且该壳体与壳盖各设有一横向轨槽;
一锁栓组,该锁栓组包括两截式前后柱杆相互套接,系穿设于锁座套筒内,其中该前柱杆上固定一导柱,该导柱系滑设在锁座套筒上的导沟中,而该后柱杆的水平方向两侧固定二滑柱,该二滑柱系可滑设于锁座的横向轨槽中;
一弹性件,系套设于锁栓组与锁座间;
二滑片,系分别插置在锁座壳体之内外两面边沟槽中,二滑片上各设有斜向滑槽,并且二斜向滑槽系形成反方向的斜置,并恰可供锁锁栓组上的二滑柱贯穿滑移。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阐述:
导沟设于套筒的一轴向侧,外端边缘筒口处并形成一段连通导沟的凹缘边槽。
与二滑片贴合的壳体与壳盖内端面上各设有二导柱,该二滑片的斜向滑槽上下位置处则设有导槽对应二导柱。
锁栓组的前柱杆系具有一凹道面端头的圆柱,柱尾处设有一较小径的插接端,插接端上设有一径向凹沟,而该后柱杆系为一与前柱杆等径的圆杆体,接合端面并设有一恰容前柱杆插接端套置的容槽,容槽外设有一贯孔恰供一销栓贯插置于前柱杆插接端的径向凹沟中。
锁栓组的后柱杆为阶级状的圆柱杆,而与前柱杆套接之前段杆柱系同前柱杆等径,另后段杆柱为较小径的杆身,恰可伸出于锁座壳体后端的穿孔处。
弹性件系为一压缩弹簧。
弹性件系套设在锁栓组的后柱杆上并抵顶于锁座壳体后端的穿孔内处。
二滑片为矩形板片状,其顶出端处各设有向内弯折的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若干排孔。
锁栓组前柱杆包括一外柱部及一内柱部两段式,其中该外柱部具有一外端头的圆柱,中央设有一轴向穿孔,轴向穿孔的内孔口边另设一销孔,而该内柱部系与外柱部的圆柱为相同状,柱尾设有一较小径的插接端,插接端上设有一径向凹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一锁座内穿置一受一弹性件顶掣的栓杆组可连动二滑片作上下的动作位移,因此,使连结于二滑片端的顶柱可利用栓杆组的调控伸缩而达到锁掣门体的目的,而且,锁栓组后端可供套接一顶柱,而具有三向锁定功效以防宵小破坏铰链近入屋内行窃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未被压掣上锁时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在锁掣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5是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锁掣时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锁掣时的上视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组装于门体的平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栓组前柱杆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栓组前柱杆另一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栓组前柱杆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栓组前柱杆又一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图中:
A、天地栓 ;
10、锁座;
11、壳体; 110、沟槽;111、沟槽; 112、导柱;113、轨槽; 12、壳盖;122、导柱; 123、轨槽;13、套筒; 130、导沟;131、凹缘边槽; 14、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淑芬,未经宋淑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67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