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动转向接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6528.7 | 申请日: | 201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8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蔡赐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彦豪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4 | 分类号: | F16C1/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动 转向 接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自行车刹车装置的应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自行车刹车装置浮动转向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按,请参考中国台湾第M307582号新型专利,其所述现有技术的自行车刹车线的管接头结构,其管接头结构由一转接头及一螺栓所组成;转接头具有一镂孔,且转接头周缘设定位置具有一延伸柱,延伸柱中央具有一与镂孔连通贯孔,且延伸柱外周缘具有一倒勾齿部,倒勾齿部供管线紧密插置定位;螺栓具有一轴向设置流孔,且螺栓之外周缘设定位置具有一与流孔连通的通孔,而螺栓穿设转接头的镂孔,并螺设于刹车夹器接管,使螺栓通孔与贯孔连通。
虽然,上述结构得以作动刹车夹器,但是,由于现有技术管线(即油管)于出厂时是为固定角度,若要配合不同车种的话,必须藉由外力及工具进行角度的调整,拆卸的步骤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精简、便于装卸且无须藉由外力及工具即可调整角度的自行车刹车装置传动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动转向接头结构,装设在一自行车的一刹车装置,包括:
一转接头,具有一套筒部、一环部及一顶抵部,该套筒部连接在该环部的一外环表面并朝该环部的径向方向而向外延伸设置,该环部向内延伸形成该顶抵部,该环部轴向两侧其中一侧顶抵该刹车装置,且该顶抵部所形成的一穿孔相对应该刹车装置的一内螺孔;
二密封环,其截面呈X型且为橡胶材质,该二密封环装设在该环部内并分别顶抵在该顶抵部的两侧;以及
一螺栓,具有一头部、一身部及一外螺纹部,该身部两端分别连接该头部及该外螺纹部,该身部插过到该穿孔,并以该外螺纹部螺合该内螺孔,该头部顶抵该二密封环其中之一,另一密封环顶抵该刹车装置,使该转接头浮动地与该刹车装置连接,且该转接头以该螺栓为轴心而可枢转一±θ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藉由上述结构,可使用户在装设管线时,无须再松开螺栓进行调整角度,而可直接根据车种的不同而浮动地对应调整转向结头结构的角度,达到结构精简、便于装卸等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浮动转向接头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浮动转向接头结构结合在刹车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浮动转向接头结构结合在刹车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浮动转向接头结构枢转一θ度角的作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浮动转向接头结构枢转另一θ度角的作动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刹车装置;101内螺孔;1浮动转向接头结构;2转接头;21套筒部;
22环部;221外环表面;23顶抵部;231穿孔;3密封环;4密封环;
5螺栓;51头部;52身部;53外螺纹部;θ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浮动转向接头结构1装设在一自行车(图未示)一刹车装置10,浮动转向接头1包括一转接头2、二密封环3、4及一螺栓5。
转接头2具有一套筒部21、一环部22及一顶抵部23,套筒部21连接在环部22的一外环表面221并朝环部22的径向方向而向外延伸设置,环部22向内延伸形成顶抵部23,环部22之轴向两侧其中一侧顶抵刹车装置10,且顶抵部23所形成的一穿孔231相对应刹车装置10的一内螺孔101。
另,该套筒部21可供一管线(图未示)插置固定。
各密封环3、4的截面呈X型且为橡胶材质,各密封环3、4装设在环部22内并分别顶抵在顶抵部23的两侧。
螺栓5具有一头部51、一身部52及一外螺纹部53,身部52两端分别连接头部51及外螺纹部53,身部52插过到穿孔231,并以其外螺纹部53螺合内螺孔101,头部51顶抵密封环3、4其中之一(以密封环3为例作说明),另一密封环4系顶抵刹车装置10,使转接头2浮动地与刹车装置10连接,详而言之,转接头可转动±θ角度。
因此,藉由上述结构,可使用户在装设管线(图未示)时,无须再松开螺栓进行调整角度,而可直接根据车种的不同而浮动地对应调整浮动转向结头结构1的角度,达到结构精简、便于装卸等功效。
以上所述实施型态的揭示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故举凡数值的变更或等效组件的置换仍应隶属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彦豪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彦豪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65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源模块
- 下一篇:一种屋顶防雨板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