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鲜膜盒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6230.6 | 申请日: | 201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9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兴龙 |
主分类号: | B65H35/06 | 分类号: | B65H35/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18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鲜膜 盒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存放保鲜膜卷,并且使用方便的保鲜膜盒子。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知公用的保鲜膜置于带切刀片的盒内,一旦保鲜膜用完盒子也将被丢弃。由于市场上出现了不带盒子的保鲜膜卷,很多人利用旧的保鲜膜盒重复使用,可是许多保鲜膜的结构使用不方便,而且容易损坏。
例如,申请号为200420020137.5,公开号为2675617的中国专利“一种保鲜膜盒”,公开了一种保鲜膜盒,其特征在于,它有上盒体(1)和下盒体(3),并且设有保鲜膜出口和保鲜膜切断装置;上盒体(1)与下盒体(3)构成可开合的连接。此专利的产品不足之处在于,切断装置的使用效果不佳,保鲜膜容易出现撕裂现象,断裂处不均匀,导致保鲜膜受损坏程度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保鲜膜盒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保鲜膜盒子。本实用新型采用设有切刀的内外盒体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切断装置的使用效果不佳导致保鲜膜容易损坏的技术问题,切割效果好、断裂处均匀,保鲜膜受损坏程度低,还可以避免手指划伤等意外事故。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保鲜膜盒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盒体和内盒体,所述内盒体设置于外盒体内,所述外盒体的一侧设有保鲜膜出口,所述保鲜膜出口处设有切割槽,切割槽内设有保鲜膜切断装置。
所述保鲜膜切断装置为固定刀片。
所述保鲜膜切断装置为切刀。
所述保鲜膜切断装置为上夹板和下夹板组合而成。
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均设有齿或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内外盒体结构,保鲜膜出口处设有切割槽,切割槽内设有保鲜膜切断装置;切割槽可以避免手指划伤等意外事故,保鲜膜切断装置让盒子使用起来方便,克服了现有技术切断装置的使用效果不佳导致保鲜膜容易损坏的技术问题,切割效果好、断裂处均匀,延长了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采用保鲜膜切断装置为固定刀片,固定刀片切割快,使用方便。
3、本实用新型采用保鲜膜切断装置为切刀,切刀效果好,断裂处均匀,不会出现保鲜膜撕裂的现象。
4、本实用新型采用保鲜膜切断装置为上夹板和下夹板组合而成,上夹板和下夹板均设有齿或钉;切割快,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外盒体,2、内盒体,3、切割槽,4、固定刀片,5、切刀,6、上夹板,7、下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保鲜膜盒子,包括外盒体1和内盒体2,所述内盒体2设置于外盒体1内,所述外盒体1的一侧设有保鲜膜出口,所述保鲜膜出口处设有切割槽3,切割槽3内设有保鲜膜切断装置。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保鲜膜切断装置为固定刀片4。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外盒体1、内盒体2和切割槽3采用硬质纸制成,将保鲜膜装入内盒体2内,再放入外盒体1;使保鲜膜可以从保鲜膜出口拉出,并通过固定刀片4切断,使用方便。
实施例2:
一种保鲜膜盒子,包括外盒体1和内盒体2,所述内盒体2设置于外盒体1内,所述外盒体1的一侧设有保鲜膜出口,所述保鲜膜出口处设有切割槽3,切割槽3内设有保鲜膜切断装置。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保鲜膜切断装置为切刀5。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外盒体1、内盒体2和切割槽3采用塑料制成,将保鲜膜装入内盒体2内,再放入外盒体1;使保鲜膜可以从保鲜膜出口拉出,并通过切刀5切断,断裂处均匀,使用方便;也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实施例3:
一种保鲜膜盒子,包括外盒体1和内盒体2,所述内盒体2设置于外盒体1内,所述外盒体1的一侧设有保鲜膜出口,所述保鲜膜出口处设有切割槽3,切割槽3内设有保鲜膜切断装置。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保鲜膜切断装置为上夹板6和下夹板7组合而成;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均设有齿。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外盒体1、内盒体2和切割槽3采用塑料制成,将保鲜膜装入内盒体2内,再放入外盒体1;使保鲜膜可以从保鲜膜出口拉出,并通过夹板切断,使用方便。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兴龙,未经张兴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62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叉车防护装置
- 下一篇:新型煤矿皮带运输洒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