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组合式模块化无动力生物滤床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6139.4 | 申请日: | 201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2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唐志坚;钱船江;张跃峰;连小莹;赵小兰;吕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南京旺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0007 江苏省南京市光华门外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组合式 模块化 动力 生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快速组合式模块化无动力生物滤床,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滤床由于同时具备物理过滤作用与微生物降解作用,可对污水进行高效的处理,但是现有的生物滤床借助污水的重力由上而下进行一次过滤,而且填料为填充式,一旦堵塞更换费时费力,还需要定期反冲洗以排除增殖的活性污泥,导致单个生物滤床的过滤效果不佳,往往需要与其他过滤设备同时使用,而且拆卸清洗困难、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生物滤床的不足,提出一种处理效果好、成本低、易拆卸清洗、能够快速组装的快速组合式模块化无动力生物滤床。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组合式模块化无动力生物滤床,包括开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床体,所述床体内设有人工填料模块,所述人工填料模块由内置填料且上下叠放的至少两层单元槽组成,所述单元槽之间通过开于其周围的透水孔彼此连通。
优选的,所述单元槽是三层,三层单元槽内的填料依次是碎石填料、陶粒填料和钢毛填料。
优选的,所述人工填料模块沿水流方向设置为二级,在二级人工填料模块之间设有垂直于床体底部的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开有通孔,第一级人工填料模块的三层单元槽内填料的孔隙从上到下由大变小,第二级人工填料模块的三层单元槽内填料的孔隙从下到上由大变小。
优选的,所述单元槽的边沿处设有提把。
优选的,所述第二级人工填料模块顶部设有防渗膜。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与人工填料模块之间设有静态布水池,所述静态布水池顶部向人工填料模块延伸有布水管。
优选的,所述出水口与人工填料模块之间还设有沉淀池,所述人工填料模块与沉淀池之间设有溢流口。
优选的,所述床体是玻璃钢制成的床体,所述单元槽是玻璃钢制成的单元槽。
本实用新型的快速组合式模块化无动力生物滤床采用装于单元槽内的模块化填料组成滤床,并用底部开孔的隔板将滤床分割成两级,相比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模块化的填料便于拆卸清洗,安装维护方便,不需要昂贵的反冲洗设备,节约了成本。
2、依靠水的重力与连通器原理完成其在两级人工填料的填料中的过滤,提高了水处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快速组合式模块化无动力生物滤床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快速组合式模块化无动力生物滤床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开有进水口1和出水口2的床体3,床体内设有人工填料模块,人工填料模块由内置填料且上下叠放的三层单元槽组成,从上到下依次为碎石填料单元槽5、陶粒填料单元槽6和钢毛填料单元槽7,相邻单元槽之间通过开于其周围的透水孔彼此连通,各单元槽的边沿处均设有提把。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快速组合式模块化无动力生物滤床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改进,如图3所示,其改进之处在于:床体3内设有垂直于床体底部的隔板13,隔板13的底部开有通孔,隔板13将人工填料模块沿水流方向分为为二级,第一级人工填料模块的三层单元槽为孔隙从上到下由大变小的碎石填料单元槽5、陶粒填料单元槽6和钢毛填料单元槽7,第二级人工填料模块的三层单元槽为孔隙从下到上由大变小的碎石填料单元槽5、陶粒填料单元槽6和钢毛填料单元槽7。进水口1与人工填料模块之间设有静态布水池8,静态布水池8顶部向人工填料延伸有布水管9;出水口2与人工填料模块之间还设有沉淀池10,人工填料模块与沉淀池之间设有溢流口11,第二级人工填料的顶部贴有防渗膜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南京旺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南京旺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61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