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流动垃圾站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56067.3 | 申请日: | 2012-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4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田文军;郭晋斌;李军;任惠芳;赵相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65F3/14 | 分类号: | B65F3/14 |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 地址: | 046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流动 垃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流动垃圾站,涉及一种用于垃圾处理系统中的翻料、压缩和中转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通用的流动式垃圾站大都由翻料装置、箱体组成的流动式垃圾站,同时配套使用拉臂车来运输该垃圾站。这种流动式垃圾站存在如下问题:一、设备投入多,维护费用较高,使用成本高;二、需要在垃圾收集点装置专用导轨来满足配套拉臂车使用;三、运行控制复杂,操作人员素质要求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备投入少、操作维护简单、运行成本低的流动垃圾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流动垃圾站,包括上装部分、可伸缩支腿和液压泵站,至少四个可伸缩支腿对称安装在所述上装部分的底部,所述的液压泵站为上装部分、可伸缩支腿和翻桶机构提供动力;
所述的可伸缩支腿为伸缩臂式结构,水平安装的伸缩臂内设置有伸缩油缸,伸缩臂外端设置有活塞杆竖直向下的液压油缸,且活塞杆的杆头设置有垫片。
所述上装部分的料斗处安装有翻桶机构。
所述的液压泵站或设置于上装部分内部,或独立设置于地面。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两侧底部安装可伸缩支腿,可将箱体放置于需要收集垃圾的任意地方,收集垃圾完成后缩回支腿通过拉臂车即可运走,而不再需要专用的导轨,使用方便且成本低。
二、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泵站可设置在上装部分内部,也可以独立设置于地面,并且根据用户的实际要求进行增加,调整方便,位置灵活。
三、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低。
四、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翻桶、压装、推料装置与底盘车分离,可以实现一车多箱,垃圾运输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伸缩支腿伸出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伸缩支腿缩回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1为推板,2为推板油缸,3为液压泵站,4为挤压油缸,5为挤压板,6为破碎油缸,7为破碎板,8为翻桶机构,9为料斗,10为可伸缩支腿,11为上装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新型流动垃圾站,包括上装部分11、可伸缩支腿10和液压泵站3,至少四个可伸缩支腿10对称安装在所述上装部分11的底部,所述的液压泵站3为上装部分11、可伸缩支腿10和翻桶机构8提供动力;
所述的可伸缩支腿10为伸缩臂式结构,水平安装的伸缩臂内设置有伸缩油缸,伸缩臂外端设置有活塞杆竖直向下的液压油缸,且活塞杆的杆头设置有垫片。
所述上装部分11的料斗9处安装有翻桶机构8。
所述的液压泵站3或设置于上装部分11内部,或独立设置于地面。
所述的上装部分11和翻桶机构8均为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泵站3独立设置于地面时,可与底盘车通过快换接头连接后工作。
本实用新型在底盘车上工作时,可通过快换接头与底盘上的液压油源连接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底盘车装载本实用新型到达垃圾收集点后,四根可伸缩支腿10的伸缩油缸使得支腿外伸,液压油缸使得支腿伸长,然后通过活塞杆杆头的垫片支于地面,可伸缩支腿10稳定后,底盘车退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泵站3接入380V交流电源开始工作,翻桶机构8将垃圾桶内的垃圾倒入料斗9内,然后破碎油缸6驱动破碎板7破碎垃圾,然后挤压油缸4驱动挤压板5压缩垃圾,挤压过程的同时,推板油缸2驱动推板1,使得垃圾收到双向压缩,待上装部分11中装满垃圾时,底盘车倒入本实用新型底部,装载本实用新型完成后,将四根可伸缩支腿10收缩收回,将本实用新型运往垃圾场。底盘车到达垃圾场后,推板油缸2驱动推板1将垃圾推出上装部分11,完成垃圾的卸载。然后,底盘车运输本实用新型进入下一个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60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节能环保减震减噪溜槽
- 下一篇:垃圾车防止误操作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