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角度人脸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5379.2 | 申请日: | 2012-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3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华焦宝;刘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焦宝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 识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脸识别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角度人脸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人脸识别技术逐渐应用到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其应用前提是人脸采集。采集到正面人脸是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基础,但在现实中,人的姿态有很大的随意性,在安检、出入境等场合还可以强制被采集对象的姿态,但在公共文化设施场所,例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无法强制观众配合采集,而且在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实际应用中往往是实施隐蔽采集,采集对象不感知,因此采集对象的姿态不可控。目前的人脸采集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很难采集到正面人脸,主要表现在目前的人脸识别技术对采集正面人脸要求很高,要求人脸旋转范围小,往往是采集摄像机视场中心轴线的上下[-15°,+15°],左右旋转[-20°,+20°],而实际人脸或人体姿态范围都超出这个范围,一旦超出则无法采集到正面人脸。由于人的姿态随意性,采集摄像机的安装位置往往很难准确定位,对正面人脸采集影响较大。目前的采集方法往往要求被采集对象人脸姿态符合正面人脸采集范围要求,需要采集对象配合,对于无需采集对象配合和隐蔽采集情况正面人脸采集率不高。
如中国专利CN10045650.7揭示的多种姿态人脸识别布控系统及方法,虽然其能够识别的人脸旋转范围为上下[-30°,+30°],左右旋转[-30°,+30°],但一旦人脸旋转超出以上范围,仍无法实现有效采集。而在采集对象不感知不配合的情况下,人脸姿态往往都会超出以上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角度人脸识别系统,实现对被采集对象无感知无需配合的人脸多角度采集,提高在人脸姿态随意性较大的情况下正面人脸采集成功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角度人脸识别系统,包括:
用于采集人脸的视频流的若干台摄像机,每台所述摄像机到被摄人脸的距离相等且所述摄像机之间的夹角为20至50度;
与所述摄像机连接且从采集的视频流中选取出最佳人脸图片的人脸识别装置;
与所述人脸识别装置相连且输出显示所述最佳人脸图片的显示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摄像机为三台。
进一步的,以被摄人脸为中心所述摄像机之间的夹角为40度。
进一步的,所述摄像机的左右旋转角度分别为20度,上下旋转角度分别为15度。
进一步的,所述摄像机的安装高度在2000mm以内。
进一步的,所述人脸识别装置包括:
与所述摄像机相连接并将采集的视频流还原成帧图片的人脸识别设备;
与所述人脸识别设备连接并存储所述帧图片的存储设备;
与所述存储设备连接并从所述帧图片中的正面人脸图片中选取最佳人脸图片的姿态判别比较设备;
与所述摄像机连接并标记其采集的视频流生成时间的同步信号发生器。进一步的,所述人脸识别设备为TMSDM6437DSP处理器。
进一步的,所述存储设备为EPROM。
进一步的,所述姿态判别比较设备为Dragonball MX1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同步信号发生器为Tektronix SPG4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用于采集人脸的视频流的若干台摄像机,每台所述摄像机到被摄人脸的距离相等且所述摄像机之间的夹角为20至50度,以及设置与所述摄像机连接,用于获取每台摄像机的视频流,并从视频流中选取最佳人脸图片的人脸识别装置,另外设置与所述人脸识别装置相连,用于对所述人脸识别装置的识别的最佳人脸图片进行输出显示的显示设备,实现对被采集对象无感知无需配合的人脸多角度采集,提高在人脸姿态随意性较大的情况下正面人脸采集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人脸识别系统的连接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摄像机机位的安装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人脸识别装置构造图;
图4是图3人脸识别装置的具体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人脸识别系统的连接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焦宝,未经华焦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53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舱盖结构
- 下一篇:汽车脚踏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