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硬管微路塑件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4819.2 | 申请日: | 201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1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崔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北昂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7/04 | 分类号: | F16L4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欣创专利商标事务所 31217 | 代理人: | 刘斌 |
地址: | 20007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管微路塑件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接头,特别涉及一种硬管微路塑件接头,用于微小流量高压流体的管与管的连接或者管道与仪器接口的连接。
背景技术
在流体流动试验和检测中,常常需要进行管与管的连接或者管道与仪器的连接。在这种试验和检测中,由于采用的流体是微小流量的高压流体,管接头必须具有极佳的密封性能,另外,为了适应流体的强腐蚀性,管道一般采用防腐蚀的材料制成。现有技术的管接头包括螺纹连接的螺纹套和接头座,流体管道由螺纹套的中心孔穿入,管端向外翻边,倒锥形垫圈装在翻遍与螺纹套之间。这种结构的缺点是流体管的管壁面很容易被挤压变形,造成管口堵塞,流体不畅。这是因为微小流量流体管管径很小,管壁较薄,加上防腐蚀材料四氟乙烯材质软,压力下容易变形,当垫圈轴向被压紧时,同时使流体管管端轴向受挤压而向外扩展,导致密封性下降,时间一久还可能会使管路飞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硬管微路塑件接头,以克服上述的不足,它能有效地解决高压密封的问题,又能避免管路堵塞,确保流体畅通无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硬管微路塑件接头,包括连接座、套管、不锈钢卡环、垫圈、流体管等部分组成,套管中心开有孔,孔内插有流体管,流体管外依次套有垫圈和不锈钢卡环,使用专用工具压合不锈钢卡环、垫圈和流体管,然后套管与连接座采用螺纹旋接。
所述连接座内设有直径与流体管内径相符并相通的流体孔,其中连接座的螺纹左方设置有圆柱形密封腔。
所述套管底部有凹槽,凹槽底部平整与不锈钢卡环能充分嵌套。
所述垫圈底部有凸起的圆环。
所述不锈钢卡环直径与垫圈环的内孔相符,并且两者相互压合紧扣,将垫圈固定在流体管的外部端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套管接口的内凹设计保证了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接头紧密度,不锈钢卡环和垫圈的压合设计保证了在高压下流体流通的稳定性,套管紧密和流体管端头接触可以反复替换使用;该管接头结构简单,拆卸与更换方便,经济实用,可满足各种流体系统中的接入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卡环与垫圈压合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使用新型的连接后状态图。
图中:1是连接座,2是垫圈,3是不锈钢卡环,4是套管,5是流体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硬管微路塑件接头,包括连接座1、套管4、不锈钢卡环3、垫圈2、流体管5等部分组成,套管4中心开有孔,孔内插有流体管5,流体管5外依次套有不锈钢卡环3和垫圈2,如图2所示,使用专用工具压合不锈钢卡环3、垫圈2和流体管5,将垫圈平面23与不锈钢卡环平面31压至贴合,垫圈锥面24与不锈钢卡环锥面32在压合时产生变形,流体管外表面52在垫圈内侧面22变形后贴合在一起,并在流体管外表面52形成一个变形区,从而实现流体管和垫圈之间的密封和连接。
套管4前端有一凹槽,凹槽底部41平整;连接座1螺纹底面也有一凹面,凹面底部11平整。将套管4和连接座1采用螺纹旋接,直至不锈钢扣环3的平面33与套管4的平面41完全贴合,垫圈端面21在螺纹接头旋接压力下与连接座1底平面11也完全贴合,从而实现流体管的连接与密封,密封压力随螺纹旋接力增大而增加。
根据上述实施例,其特点是利用塑料的受力变形,在流体管和不锈钢卡环之间形成一紧密贴合面,可以防止流体管和套管之间滑脱,在接头前面有一平面,公母接头和对接后两端平面紧密贴合在一起,保持管路的连通和密封;另外,垫圈的使用也可以确保流体管管口不变形,当流体系统内压力变大时,也不会使连接处管口出现松动或飞出,导致流体溢出等现象,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流体系统运作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做出未实质性的改变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北昂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北昂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48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支护结构及隧道
- 下一篇:牙齿自动矫正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