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4768.3 | 申请日: | 2012-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4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周葭军;廖昱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调整发光亮度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是一种新式光源,具有效率高、寿命长、不易破损等优点。发光二极管通常用以作为指示灯、显示板等。随着节能减碳的需求,发光二极管逐渐成为发光装置的主要选项之一。当发光二极管作为照明设备时,除了实现开和关的状态之外,更通过调光单元对发光二极管的照明亮度进行微调,以符合实际使用的需求。
然而,习知的调光单元仍具有以下缺点,如:不同的电源控制集成电路所适用的调光电路皆不相同,因此线路无法通用,且调光电路内时常包含高压半导体组件,用以承受输入端的高电压,易造成发光装置的整体温度过高。又,因应所述的温度过高的问题,可能造成设计上的复杂度增加与组件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耦接有调光器,包含整流器、分压电路、电压转换单元、发光二极管单元及调光电路。该整流器耦接该调光器,且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该分压电路包含第一电阻及第二电阻。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耦接至该整流器的第一端。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耦接至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第二端接地。该电压转换单元耦接该整流器的第一端。该发光二极管单元耦接该电压转换单元。该调光电路包含第一开关及控制器。该控制器包含耦接至该第一开关的输出端,及耦接于该第一电阻与该第二电阻之间的输入端,用以获取分压。其中该调光电路根据该分压调整该第一开关的工作周期,进而对该发光二极管单元调光。
上述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包含电磁干扰滤波器,耦接于该调光器与该整流器之间。
上述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包含第一阻尼电路,耦接于该调光器与该电磁干扰滤波器之间,用以抑制突波,该第一阻尼电路可为电感,但不以此为限。
上述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该电压转换单元包含二极管及电感单元,该二极管、该电感单元及该发光二极管单元以串联方式耦接。
上述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包含分泄电路,该分泄电路包含:第三电阻,其第一端耦接至该整流器的第一端;及第一电容,其第一端耦接至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第二端接地。
上述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包含第二开关,并联该第一电容,该第二开关包含闸极端,耦接至检测电路,其中该检测电路耦接该整流器,用以检测临界电压并对该第二开关输出切换电压,以开启或关闭该第二开关。
上述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包含第二阻尼电路,该第二阻尼电路的第一端耦接该整流器的第二端,第二端接地。
上述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包含第三开关,并联该第二阻尼电路,该第三开关包含闸极端,耦接至检测电路以自该检测电路接收切换电压,以开启或关闭该第三开关。
上述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该调光器可为前沿相位调光器、或者后沿相位调光器、或者是可兼容前后沿切相的调光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通过对整流器的输出电压进行分压,并根据分压对发光二极管单元调光,可在当调光电路内包含高压半导体组件时,有效地避免装置整体温度过高,且不会因电路过于复杂而造成设计上的困难或过大的组件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可以通用于不同的电源控制集成电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中调光器进行调光的示意图。
图3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中调光器进行调光的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后续的申请专利范围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组件。本说明书及后续的申请专利范围并不以名称的差异作为区别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别的基准。在通篇说明书及后续的请求项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此外,「耦接」一词在此是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装置耦接于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连接至该第二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47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
- 下一篇:含遮雨檐的球形摄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