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拌和楼移动式接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4430.8 | 申请日: | 2012-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8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王东风;崔晓杰;柯愈刚;郝格超;梁序;许二鹏;赵威;彭泓彬;杨桐康;张国喜;熊胜意;路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9/02 | 分类号: | B28C9/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拌和 移动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拌和楼移动式接料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拌和楼是一种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的专用设备,受现有技术制约不能完全满足多种运输混凝土车辆的装料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效高,运行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的一种移动式拌和楼受料装置,满足多种运输混凝土车辆的装料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拌和楼移动式接料装置,它包括固定在拌和楼两侧立柱上的横衬,横衬上设有行走轨道,行走轨道两端设有限位桩,行走轨道上方设有移动小车,移动小车包括机架,机架设有行走轮,机架上还设有受料斗,移动小车由电动机控制其移动,电动机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输入轴联接,减速机输出轴上安装有传动链条的主传动齿轮,通过传动链条与行走轮上的从动齿轮相连接。
上述:移动小车具有控制系统,控制移动小车前后移动,并在移动小车行走轨道上安装有两个限位开关,实现受料斗与拌和楼下料口的自动对中。
上述的行走轮设置多个,对称设置在机架下方。
上述的受料斗上方进口呈四方形开口,其下方出料口逐渐收缩呈圆形孔。
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移动式,实现受料斗与拌和楼下料口的自动对中,从而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2、 采用小口径的受料斗,完全满足了小口径受料口混凝土运输车的装料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配置使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Ⅰ-Ⅰ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拌和楼移动式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在拌和楼13两侧立柱上的横衬12,横衬上设有行走轨道10,行走轨道两端设有限位桩11,行走轨道上方设有移动小车,移动小车包括机架2,机架设有行走轮3,机架上还设有受料斗1,移动小车由电动机4控制其移动,电动机通过联轴器5与减速机6输入轴联接,减速机输出轴上安装有传动链条的主传动齿轮7,通过传动链条8与行走轮上的从动齿轮9相连接。
上述所述的移动小车具有控制系统,控制移动小车前后移动,并在移动小车行走轨道上安装有两个限位开关,实现受料斗与拌和楼下料口的自动对中。所述的行走轮设置多个,对称设置在机架下方。所述的受料斗上方进口呈四方形开口,其下方出料口逐渐收缩呈圆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法:
1)、安装移动式拌和楼受装置的行走轨道及轨道支撑横衬
首先按照图1所示位置在拌和楼立柱上水平安装轨道支撑横衬12,然后在两横衬上安装两相互平行的行走轨道10,并在轨道的两端安装限位装置11;
2)、安装移动式拌和楼受料斗
将移动小车机架2组装好,并安装好受料斗1,然后依次安装电动机4、联轴器5、减速机6、主动链轮7、从动链轮9及传动链条8,最后安装好行走轮3,将移动小车整体吊至轨道10上。
3)、安装控制系统
将电动机4接通电源,在轨道10上安装有两个限位开关,并接通控制系统,实现将受料斗与拌和楼下料口的自动对中。
2、工作原理
如图1-3所示,其工作原理及使用过程如下:
移动式拌和楼受装置通过电动机经减速机减速后,通过减速机输出轴上安装的传动链轮驱动行走轮,实现移动小车的前后移动。并通过在移动小车行走轨道上安装的两个限位开关,实现将移动式拌和楼受料斗与拌和楼的两个下料口的自动对中。在行走机架上安装的受料斗其上方进口呈四方形开口,其下方出料口逐渐收缩呈圆形孔,从而完全满足了小口径受料口混凝土运输车的装料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44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