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撬装式计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4429.5 | 申请日: | 2012-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3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怀成;周远祥;朱凯;王国庆;李华;曹进仁;张文正;王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扬油气试采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撬装式 计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撬装式计量装置,是一种移动式油井产液计量装置,主要用于解决边远井计量问题,属石油开采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计量分离器计量系统被取消,各生产井产液被集中输送到联合处理站,通过脱水罐、三相分离器、储油罐进行脱水、计量处理。由于采油井分布较疏散,联合处理站仅分布在几个地区,靠近联合处理站的油井产液可以进入联合处理站处理,而边缘油井则无法进行产液量计量。特别是目前集输管网全部采用环状掺水工艺,为了解决边缘油井产液量计量问题,需要活动式计量装置,对边缘油井进行产液量计量。然而要引进一台单井产液量测量车,购入价格需要35.4万元之多,单井产液量测量每天一次,利用率低,使用成本高。为了精确、方便的计量各采油井的产液量,及时准确的收集到油井的第一手资料,降低设备制造及使用成本,急需开发一种新型的油井产液量计量装置,以满足现场实际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油井产液量计量装置结构设计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撬装式计量装置”,是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快捷,计量精度高,环保无污染,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撬装式计量装置,不仅其制造成本仅为引进装置的1/10,且大幅度降低使用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撬装式计量装置,主要包括有计量罐、电子称、电控柜及空气压缩机。在底座的左侧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电子称、罐底座、升降机构及计量罐,在底座的右侧依次设置电控柜、空气压缩机。电子称设置在罐底座的正下方,升降机构置于罐底座上,与罐底座螺杆连接。计量罐置于升降机构的正上方,在计量罐的顶部设置有与计量罐内腔相通的压力表,压力表通过截止阀与空气压缩机出口用高压软管管道连接。在计量罐上设置有安全阀。在计量罐内壁上侧端和底部分别设有与井口取样口通过快速接头软管道连接的进口闸阀和出口阀。电控柜分别与空气压缩机、电子称电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置于罐底座上,是在罐底座的两端头内侧轴向对称设置有两块具有延伸形状的升降机构底板,在升降机构底板两端的延伸部位对称设置有与升降螺杆相匹配的螺母。
在所述计量罐的内壁底部和下侧壁设置有与电控柜电连接的片装式加热部件,采用硅橡胶电热膜板。
所述升降机构为螺旋式手动升降机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油井计量装置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快捷,计量精度高,环保无污染,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撬装式计量装置,不仅其制造成本仅为引进装置的1/10,且大幅度降低使用成本。
2.因在计量罐的顶部设置有与空气压缩机出口管道连接的压力表,压力满足保持回压与吹扫需求。
3.因选用电子秤为称重仪器,计量精度高,可达1%。
4.因在计量罐内壁上侧端和底部分别设有与井口取样口通过快速接头软管道连接的进口闸阀和出口阀,无需停产计量,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井口清洁又卫生,环保无无污染。
5.因在计量罐的内壁底部和下侧壁设置有与电控柜电连接的硅橡胶电热膜板,计量不受环境、气侯影响。
6.因在计量罐上设置有安全阀,确保计量安全可靠。
7.升降机构为螺旋式手动升降机构,操作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 底座, 2. 电子称, 3. 升降机构, 4. 罐底座, 5. 计量罐, 6. 安全阀, 7. 压力表, 8. 截止阀,9. 高压软管,10. 进口闸阀,11. 电控柜,
12.空气压缩机,13.出口阀,14. 升降机构底板,15. 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非限制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扬油气试采工程公司,未经江苏华扬油气试采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44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