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误操急踩油门紧急刹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4071.6 | 申请日: | 2012-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9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魏伯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伯卿 |
主分类号: | B60T7/04 | 分类号: | B60T7/04;B60K2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误操急 踩油门 紧急 刹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误操急踩油门紧急刹车器,适用于各种机动车辆,属于汽车安全与刹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们经常听到报导:驾驶员在碰到紧急状态时,本应该急踩刹车却误踩了油门导致更大的事故,因为人的大脑反应时间为0.1秒左右,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判断并给手脚发出指令采取相关动作,一旦判断或给手脚发出指令或采取相关动作发生错误而误踩了油门,其结果是大大地加重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魏伯卿的发明专利《201210000155.6机动车紧急状态时误操急踩油门紧急刹车装置》,是实现机动车误操急踩油门紧急刹车的一种方式,本发明是实现机动车误操急踩油门紧急刹车的另一种机械型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机动车在紧急状态时驾驶员误操急踩油门转换为紧急刹车的机动车误操急踩油门紧急刹车器。
机动车误操急踩油门紧急刹车器,机械型结构装置包括一个带外螺纹的与油门线相连的油门线连接杆和一个带内螺纹的套在油门线连接杆的外螺纹上的转盘以及由轴承卡在转盘上下两端面并能在油门线连接杆两侧与油门线连接杆平行的立柱滑道内顺油门线连接杆的轴向上下滑动的上端面与刹车线连接的刹车线连接盘,其特征在于:
1、机械型结构:油门线连接杆的外螺纹上卡套着带有与之匹配的内螺纹的转盘,转盘上端面对称装有多组离心转杆,离心转杆远离油门线连接杆一端装有离心调节块,离心转杆靠近油门线连接杆一端为离心转杆卡头,油门线连接杆只能做上下移动而不能旋转;转盘的外边缘卡入刹车线连接盘内的两组轴承之间,刹车线连接盘上端面有根线与刹车线相连,刹车线连接盘外侧有两个对称的刹车线连接盘滑动头,刹车线连接盘滑动头限定在刹车线连接盘滑道立柱内侧的刹车线连接盘滑道内,刹车线连接盘滑道内侧与刹车线连接盘滑动头下方位置有两个弹簧片凸起,可限定刹车线连接盘滑动头在一定的力度范围内不能顺刹车线连接盘滑道向下滑动;油门线连接杆往下拉动时转盘可以绕油门线连接杆做无上下位移的旋转,当油门线连接杆往下拉动达到一定的速度即转盘旋转达到一定的转速时,离心转杆受离心力的作用使离心转杆卡头卡入油门线连接杆卡槽,从而使转盘停止转动并随油门线连接杆一起往下移动,此时转盘和刹车线连接盘也一起随油门线连接杆向下移动并向下拉动刹车线实现刹车。
2、调节离心调节块的位置可以调节使离心转杆卡头卡入油门线连接杆卡槽时的油门线连接杆向下移动的速度。
3、因为正常踩踏油门的速度不会太快,所以正常踩踏油门时,油门线连接杆向下移动的速度也不会太快,当在紧急状态急踩刹车时误操急踩了油门,其油门线连接杆向下移动的速度必然很快,从而带动转盘很快的旋转,促使离心转杆卡头卡入油门线连接杆卡槽而使转盘停止旋转,进而带动刹车线连接盘并拉动刹车线与油门线连接杆一起向下移动,最终实现误操急踩油门转换成紧急刹车。
4、在正常踩踏油门即油门线连接杆以较低的速度向下移动时,带动转盘及刹车线连接盘向下移动的力量较小,并有弹簧片凸起支承,所以正常踩踏油门时,刹车线连接盘不会挤压并滑过弹簧片凸起而拉动刹车线导致刹车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在现有机动车上增加另一种紧急状态时误操急踩油门转换紧急刹车装置,对多种方式实现并优选避免频发的紧急状态时误操急踩油门加大事故率和增大事故的严重性有极大的帮助。
2、在正常踩踏油门即油门线连接杆以较低的速度向下移动时,带动转盘及刹车线连接盘向下移动的力量较小,并有弹簧片凸起支承,所以正常踩踏油门时,刹车线连接盘不会挤压并滑过弹簧片凸起而拉动刹车线导致刹车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机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轴承位置示意图。
图1-3中:1、刹车线连接盘滑道立柱 2、刹车线连接盘滑动头 3、刹车线连接盘滑道 4、刹车线连接盘 5、轴承 6、转盘 7、离心调节块 8、离心转杆 9、离心转杆卡头 10、油门线连接杆 11、转盘内螺纹 12、油门线连接杆外螺纹 13、弹簧片凸起 14、刹车连接线 15、离心转杆回拉弹簧 16、油门线连接杆卡槽 17、离心调节块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伯卿,未经魏伯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40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