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热回收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54022.2 | 申请日: | 2012-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0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富;钟希圣;任洪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泽富 |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F9/00;F25B30/06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 地址: | 26105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回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套于水/地源热泵机组,成为具有一机多用功能的多功能热回收器,属于热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常规的水/地源热泵机组只包括制冷和制热两种工作状态,只能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工作模式比较单一化,不能充分利用能源,实现一机多用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装置于水/地源热泵机组上的多功能热回收器,能够充分利用能源,实现制冷、制热、并一年四季提供热水,实现工作状态多样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热回收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通过前管箱连接有前封盖,后端通过后管箱连接有后封盖,所述壳体内设有若干根换热管,换热管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管箱和后管箱连通,所述壳体上设有制冷剂进口和制冷剂出口;
所述前封盖及前管箱的内腔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横隔板、第二横隔板;
第一横隔板和第二横隔板将前封盖及前管箱的内腔从上到下依次间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
所述第一腔室所对应的壳体内的换热管的管数占总换热管数的20%;即换热面积占总换热面积的20%。
所述第二腔室所对应的壳体内的换热管的管数占总换热管数的30%,即换热面积占总换热面积的30%。
所述第三腔室所对应的壳体内的换热管的管数占总换热管数的50%。即换热面积占总换热面积的50%。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第一腔室内设有第一纵隔板,所述第一纵隔板将第一腔室间隔成左右两个腔室:第一热回收出水腔和第一热回收进水腔,所述前封盖上设有与第一热回收出水腔连通的第一热回收进水管和与第一热回收进水腔连通的第一热回收出水管。
进一步改进:第二腔室内设有第二纵隔板,第二纵隔板将第二腔室间隔成左右两个腔室:第二热回收出水腔和第二热回收进水腔,所述前封盖上设有与第二热回收出水腔连通的热回收进水管和与第二热回收进水腔连通的热回收出水管。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腔室内设有第三横隔板,所述第三横隔板将第三腔室间隔成上、下两个腔室,即第三热回收进水腔和第三热回收出水腔,所述前封盖上设有两根与第三热回收进水腔连通的第三热回收进水管和与第三热回收出水腔连通的第三热回收出水管。
进一步改进:所述后封盖及后管箱的内腔内从上到下依次同样设有第一横隔板、第二横隔板,与前封盖及前管箱的内腔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将整个热回收器划分三个部分,按50%、30%、20%热回收量进行结构设计,进出水管采用总管、支管的型式,可将50%、30%、20%热回收水进出支管并联汇入总管,可以独立使用,也可叠加。
在进出支管上安装电磁阀,通过电磁阀的通断,控制热回收水的流进,从而实现热回收或100%、或50%、或30%,让它能够充分的利用冷凝热,实现制冷、制热、并一年四季提供热水,实现工作状态多样化。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左视图;
附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功能热回收器的安装系统结构图。
图中:1-前封盖;2-前管箱;3-壳体;4-后管箱;5-后封盖;6-制冷剂进口;7-制冷剂出口;8-第一热回收进水管;81-第一热回收出水管;9-第二热回收进水管;91-第二热回收出水管;10-第三热回收进水管;101-第三热回收出水管;11-第一横隔板;12-第二横隔板;13-第三横隔板;14-第一热回收进水腔;15-第二热回收进水腔;16-第三热回收进水腔;17-第一纵隔板;18-第二纵隔板;19-第一热回收出水腔;20-第二热回收出水腔;21-第三热回收出水腔;22-换热管;1a-压缩机;2a-多功能热回收器;3a-冷凝器;4a-第一膨胀阀;5a-储液器; 6a-第二膨胀阀;7a-蒸发器;8a-气液分离器;9a-第一蝶阀;10a-第二蝶阀;11a-第三蝶阀;12a-第四蝶阀;13a-第五蝶阀;14a-第一止回阀;15a-第二止回阀;16a-第三止回阀;17a-第四止回阀;18a-第六蝶阀;19a-第七蝶阀;20a-第五止回阀;21a-第六止回阀;22a-工作状态转换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泽富,未经王泽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40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厂凝汽器超声防垢除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隔板的坩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