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夹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3929.7 | 申请日: | 2012-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8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勇;曾雄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铭德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翰鸿律师事务所 31246 | 代理人: | 任莲瑶 |
地址: | 21514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夹工具,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固定型材的上夹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固定型材的方式一般有铝丝捆绑,铝座上夹和夹钳上夹。
铝丝捆绑:一种利用铝丝作为载体,利用铝丝缠绕后将型材捆绑固定于导电杆上的上夹方式。该上夹方式可实现性较强,但实际上夹时,易出现铝丝松动导致型材不能有效固定,从而在表面处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氧化/着色不良,造成报废。同时,铝丝与型材接触部位即出现铝丝印,且因型材大小不一,从而铝丝印长短不一,无法有效得到控制。
铝座上夹:一种利用铝座和铝螺丝作为载体,通过螺丝锁紧将型材固定于导电杆上的上夹方式。该上夹方式实现相对有难度,需要提前加工制作相应铝座及螺丝,上夹实际操作时,型材上夹松紧度不一致,且一段时间后螺丝滑牙松动需定期更换,型材导电不良,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上夹工具:一种利用夹钳上夹工具配合特殊导电杆,从而有效地将型材固定于导电杆上。
该上夹工具包括导电杆和夹钳,其中,所述夹钳包含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的前端为夹爪部,后端为手把,且所述第一臂和第 二臂相互间以枢轴连接;
所述导电杆设置至少一个卡口槽;
所述夹钳的夹爪部内侧具有一凹陷部,且所述凹陷部能与所述导电杆的卡口槽咬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电杆设置至少一个尖部,且所述导电杆的尖部与所述卡口槽设置在所述导电杆的两侧;优选地,所述导电杆具有两个卡口槽和两个尖部,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导电杆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夹钳的凹陷部为一长方形凹口,所述导电杆的卡口槽为一与所述夹钳的凹陷部匹配的长方形凹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臂夹爪部的内侧表面设置为锯齿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相互间以弹簧枢轴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向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的手把施加握力时,所述夹爪部张开。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夹工具用于铝型材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1、夹钳式上夹方式,效率高,成本低,且能保证型材与导电杆的松紧程度一致,避免导电不良,针对传统夹钳上夹方式,本实用新型开发了导电杆结构,配合专用夹钳,可以提高导电杆的使用寿命;
2、更有效的夹紧型材,保证型材与导电杆接触良好;
3、导电杆能够两边使用,即在传统导电杆使用寿命基础上,增加一倍的使用时间,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夹工具上夹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请参见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以上夹工具为例加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夹工具包括导电杆10和夹钳30。导电杆10的前侧设有尖部102,在导电杆10的后侧设有卡口槽101,其中,尖部102在固定时用于抵住型材20,优选地,卡口槽101设置为一长方形凹口,并且该导电杆10设有两个卡口槽101及两个尖部102,如图1所示分别对称设置在该导电杆10的两侧,以使导电杆10能够两边使用,在传统导电杆使用寿命的基础上,增加一倍左右的使用时间,从而可显著降低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铭德铝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铭德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39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顶杆拆卸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打磨小尺寸工件的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