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钧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3678.2 | 申请日: | 2012-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0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琪;刘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琪;刘琳 |
主分类号: | C04B41/89 | 分类号: | C04B41/8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167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钧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瓷制品的结构。
背景技术
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是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独有的国宝瓷器,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钧瓷的恢复烧制工作开始,钧瓷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钧瓷生产工艺与水平都得到了划时代的提升,不断的作为国礼现身世界。但是,尽管钧瓷已经发展的几千年,但是现有技术中钧瓷的釉层还是存在不易下模和成型、高温下易变形等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钧瓷,该钧瓷中的釉层易下模成型、高温下不易变型,并且对各种光波有选择性的吸收和反射,且其中气泡对光线具有搅动作用,从而使得钧瓷含蕴光莹,变幻无穷。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钧瓷包括胎体和釉层,釉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其中,第一层为茶褐色透明层;第二层为上部界面为波浪形且其中包括气泡的紫色层;第三层为不连接交错的紫红层;第四层为整齐均匀的淡蓝层。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层厚度为0.16-0.18毫米;第二层的厚度0.3-0.6毫米;第三层的厚度为0.01-0.3毫米;第四层的厚度为3-8微米。其中第四层优选为铜氧化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钧瓷中的釉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钧瓷的结构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钧瓷包括胎体和釉层,釉层1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一层2、第二层3、第三层4和第四层5;其中,第一层2为茶褐色透明层;第二层3为上部界面为波浪形且其中包括气泡的紫色层;第三层4为不连接交错的紫红层;第四层5为整齐均匀的淡蓝层。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层2的厚度为0.16-0.18毫米;第二层3的厚度0.3-0.6毫米;第三层4的厚度为0.01-0.3毫米;第四层5的厚度为3-8微米。
其中第四层5优选为铜氧化层。
本实用新型的钧窑的制造方法是以氧化铜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下,用1280℃~1300℃烧成。胎体先在900℃中素烧,而后进行釉烧。釉烧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决定产品外观质量最重要的一步。由于钧瓷呈色对气氛敏感性强,在工艺上很难控制。窑内气氛、温度的波动会使窑内不同区域的产品形成不同的效果。在钧瓷生产的实践中,本实用新型对钧瓷的烧成作了大量研究,总结出不少新的经验,不断提高烧成技术,改进烧成工艺,提高了烧成率和成色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钧瓷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氧化焰阶段(0℃~1040℃)
从点火起到400℃,这一温度区间升温速度不宜过快,用小火供烤,缓慢升温。因为这时是排除匣钵、产品及窑内的水分,如升温速度快,产品内的水分迅速挥发而带来的气体膨胀有可能导致产品炸裂。400℃以后,窑内水分已基本排掉,所以此时可关闭窑顶天窗,在氧化气氛下逐步升温,直到转火温度达到1040℃,这一阶段的需时间约5~8小时。此时釉而由于受热而产生初始膨胀,表面呈未烧结的多孔状态。由于氧化,釉内的各种有机杂质及低温沉积有釉面上的游离碳粒子基本发挥,就为第二阶段的还原打下了基础。
(二)还原阶段(1040℃~1150℃)
窑内还原气氛的形成主要是由人控制煤的燃烧程度来实现,即通过人为的作用调节窑内新鲜空气的进入量,使烯燃料不能充分燃烧而产生一定量的一氧化碳,有时也用燃煤加水产生水煤气的方法亦可实现一定的还原气氛。在实际操作中,窑内新鲜空气的流入量是靠窑炉的闸板来控制的,若要形成较强的还原气氛,闸板放的低一些,从而减小烟囱的抽力,窑内气体流动减慢,流入的新鲜空气就少,反之闸板放高,烟囱抽力大,窑内气体流动快,空气流量大,还原气氛就相对较弱。但是仅靠调节烟囱的抽力来控制气氛,常带来一些不利因素而影响烧成,如闸板过低,煤层不能充分燃烧,热量减小,窑内升温速度减慢;而闸板过高,窑内气氛和温度波动大。因此,要达到要求的理想气氛,常常要通过几个方面的同时努力才能实现,这就是在控制闸板高度的同时,要注意控制燃煤添加量及燃煤的湿度。
(三)中性焰阶段(1150℃~12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琪;刘琳,未经刘琪;刘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36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