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用折叠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3603.4 | 申请日: | 201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0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俊 |
主分类号: | E06C1/383 | 分类号: | E06C1/383;E06C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4000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金***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折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折叠梯,应用于室内家居攀爬至高处。
背景技术
为了使梯子更加小巧便于存储和运输,人们希望使用具有折叠和展开功能的梯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折叠方便的家用折叠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将给出一种适用于室内折叠梯相邻梯段之间连接用的立杆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达到:家用折叠梯,包括两侧的左立杆和右立杆以及机械连接并固定在左立杆和右立杆之间的由低到高相间分布的水平构件,其特征是由2~3截短梯段组成,相邻梯段之间的左立杆、右立杆皆通过下述立杆连接结构相连:所述立杆连接结构包括筒套Ⅰ(21)、筒套Ⅱ(19),筒座(5),搭扣;筒套Ⅰ(21)套在梯段Ⅰ立杆末端用紧固件机械固定,筒套Ⅱ(19)套在梯段Ⅱ立杆末端用紧固件机械固定,筒套Ⅰ(21)与筒套Ⅱ(19)在两梯段对折内表面使用合叶Ⅰ(3)铰接;筒座(5)套在筒套Ⅰ(21)和筒套Ⅱ(19)外侧,与筒套Ⅰ和筒套Ⅱ两者之一相重叠部分使用紧固件与左立杆相固定,与筒套Ⅰ和筒套Ⅱ两者之二相重叠部分在两梯段对折内表面敞口,敞口由搭扣钩板(7)覆盖,搭扣钩板(7)根部通过合叶Ⅱ(1)与筒座(5)一侧表面铰链;搭扣锁定件安装在筒座(5)另一侧表面,通过搭扣环(9)与搭扣钩板(7)相配接;搭扣锁定件的把手(13)通过所开的孔限定在与筒座另一侧表面一体化固定的片销(17)上并由插在片销销孔上的保险销(15)锁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折叠与展开操作简单;
2、折弯处有整体筒座加强,强度足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合叶Ⅱ,3是合叶Ⅰ,5是筒座,6是梯段Ⅰ左立杆,7是搭扣钩板,9是搭扣环,11是梯段Ⅱ左立杆。
图2是图1的C向图。
图中5是筒座,6是梯段Ⅰ左立杆,9是搭扣环,7是搭扣钩板,11是梯段Ⅱ左立,13是把手,15是保险销,17是片销。
图3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中17是片销,15是保险销,13是把手,7是搭扣钩板,3是合叶Ⅰ,1合叶Ⅱ,5是筒座,11是梯段Ⅱ左立杆,19是筒套Ⅱ。
图4是图1的B-B向剖视图。
图中5是筒座,6是梯段Ⅰ左立杆,21是筒套Ⅰ。
具体实施方式
家用折叠梯,包括两侧的左立杆和右立杆以及机械连接并固定在左立杆和右立杆之间的由低到高相间分布的水平构件。常见的水平构件是脚踏板、工作台或防滑座。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是将左立杆和右立杆分成等高度的几截,把整个梯子制作成由2~3截短梯段组成。相邻梯段之间的左立杆、右立杆皆通过下述立杆连接结构相连:所述立杆连接结构包括筒套Ⅰ(21)、筒套Ⅱ(19),筒座(5),搭扣。筒套Ⅰ(21)套在梯段Ⅰ立杆末端用紧固件机械固定,筒套Ⅱ(19)套在梯段Ⅱ立杆末端用紧固件机械固定。立杆可以是左立杆或右立杆。筒套Ⅰ(21)与筒套Ⅱ(19)在两梯段对折内表面使用合叶Ⅰ(3)铰接。筒座(5)套在筒套Ⅰ(21)和筒套Ⅱ(19)外侧,与筒套Ⅰ和筒套Ⅱ两者之一相重叠部分使用紧固件与左立杆相固定,与筒套Ⅰ和筒套Ⅱ两者之二相重叠部分在两梯段对折内表面敞口,敞口由搭扣钩板(7)覆盖,搭扣钩板(7)根部通过合叶Ⅱ(1)与筒座(5)一侧表面铰链。搭扣锁定件安装在筒座(5)另一侧表面,通过搭扣环(9)与搭扣钩板(7)相配接。搭扣锁定件的把手(13)通过所开的孔限定在与筒座另一侧表面一体化固定的片销(17)上并由插在片销销孔上的保险销(15)锁定。
每截短梯段可以制作成一米长的梯段。通过立杆连接结构可以将两截梯段制作成两米高的梯子。使用三截则可以制作成三米高的梯子。本实用新型不使用时,只须把保险销(15)拨出,将把手(13)外翻。此时,搭扣环(9)脱离开搭扣钩板(7)的钩。梯段Ⅱ左立杆(11)便可绕着合叶Ⅰ(3)转向梯段Ⅰ左立杆(6)而使两者整齐地对折在一起,总长共一米。大大方便了运输和储存。在使用时,只需要展开梯段Ⅱ和梯段Ⅰ,扣紧搭扣环(9)与搭扣钩板(7)之间的链接,并插上保险销(15)即可投入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俊,未经吴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36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