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针帽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3526.2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9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辛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A61M25/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李中群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血液 透析 静脉 内瘘穿 刺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安全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针帽。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依靠每周2-3次的动静脉内瘘(俗称“血透生命线”)的穿刺而建立血液透析循环通路进行治疗。近年来,随着行维持性血透治疗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广泛应用,临床上血透室医护人员、保洁人员因处置内瘘穿刺针所导致的针刺伤及环境污染也日益备受关注,已成为职业危害不可忽视的问题。血透室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发科室,而护士更是发生针刺伤及经血传播疾病污染的高危职业群体。据相关文献报道,目前护士发生锐器伤数占医院锐器伤总数的42%~70%。统计数据表明,52%的护士在工作中有过锐器伤经历,其中大部分又是被污染的锐器刺伤,而被污染的锐器则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感染的最主要的职业因素。
目前医院进行血透治疗动静脉内瘘穿刺的步骤是,去除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的单头针帽后,分别行内瘘的动脉端、静脉端穿刺建立血液循环通路用于治疗。结束治疗后,将动脉端和静脉端穿刺针分别拔出后,与血透用血液循环管路及血液透析器一起弃入专用桶内,之后再由专人分离桶内各用物进行处置,将穿刺针剪下置入锐器盒,最后将所有医疗废弃物用塑料垃圾袋打包运出血透室。由于在此过程中穿刺针始终是裸露在外的,因而在分离用物及剪针头的时段均为锐器(穿刺针)刺伤的高危环节,期间如有漏处置的针头,则可能刺破外包装袋,伤及处置医疗废弃物人员以及运输工人并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进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安全方便、可避免针刺伤及血传播疾病污染的安全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针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所提供的安全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针帽具有一个套置在穿刺针外的空心针帽管,在针帽管一侧管壁上并行开有两条供穿刺针两个针翼穿出的缝隙滑道,当针翼推至滑道顶端时,穿刺针头伸出空心针帽管外,当针翼推至滑道尾端时,穿刺针头缩入空心针帽管内。
在使用穿刺针穿刺时,先将该针帽沿穿刺针后拉使穿刺针尖伸出空心针帽管外,再捏紧针的双翼,则针帽管即套在穿刺针的针头后硅胶管上,之后采用常规穿刺方法就可完成穿刺;当治疗完闭,拔出穿刺针回复到针帽管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合理,操作安全方便,使用效果好,在拔针后通过针帽管封闭针头使其不裸露,可有效控制减少以往在分离血透后用物、剪除穿刺针针头及置入锐器盒等工作环节中发生的人员被刺伤事故,节省了人力,也避免了因针头刺破外包装袋对运输人员的损伤及对环境的污染,产品宜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的名称分别是:1-针帽管,2-缝隙滑道,3-针翼,4-穿刺针,5-针头后硅胶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针帽具有一个套置在穿刺针外的医用塑料制空心针帽管1,针帽管1的两端为圆形,前后粗细一致,可直接跨过针翼3到其的后端,在针帽管1靠近针翼3的一侧管壁位置处平行刻有两条长于针翼3接边长度的缝隙滑道2,以便针帽可以越过针翼3并前后滑动。针帽管1的顶端镂空,以便将针帽管被后拉后穿刺针4可以穿出进行穿刺。
使用穿刺针穿刺时,先将该针帽沿穿刺针后拉使穿刺针4伸出空心针帽管1外,再捏紧针的双翼,则针帽管1即套在穿刺针的针头后硅胶管5上,之后采用常规穿刺方法就可完成穿刺;当治疗完闭,拔出穿刺针回复到针帽管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35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