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音响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2850.2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5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梁永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永和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46;H01R13/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市永***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响 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音响插头,尤其是指一种于制作过程中更为简易便利,连带能减少制作过程中所需花费的时间,相对亦能降低其制作成本,同时亦能让信号传导效果更佳,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价值性的音响插头。
背景技术
于许多电子、电器设备上,常可见到利用接线端子连接导线,以作为电子信号或电力的传递;其中,就一般常见应用在音响与其周边产品〔如:喇叭〕连接所使用的音响插头而言,请一并参阅图3现有技术的立体分解结构图及图4现有技术的组合剖视结构图所示,该音响插头3主要分别包括有金属材质制作的壳体31、中央端子座32和环状端子座33,该壳体31于制作成型后,于壳体31前端套环部311周缘开设有多个开槽312,令套环部311具有伸缩性,于壳体31内开设有容孔313,令该中央端子座32于外缘射出包覆绝缘层321后,容设入壳体31的容孔313内,再令该环状端子座33以其连接环331与该壳体31的容孔313外缘予以焊接固定,让中央端子座32稳固定位于壳体31的容孔313内不脱落。
然而,上述音响插头虽可达到供音响与其周边产品连接导通传输信号的预期功效,但于其实际操作施行使用上却发现,该结构具有下列缺点:
1.该结构的壳体,其于制作成型后,由于为令其前端的套环部具有伸缩性,使得需另行于该套环部周缘开设有多个开槽,造成其制作过程上的不便。
2.该结构的壳体与环状端子座间,其需另行令该环状端子座以其连接环与该壳体的容孔外缘予以焊接固定,使得其同样在制作过程中显得极为麻烦不便,不仅增加制作过程中所需耗费的工时,且相对亦令其制作成本居高不下。
3.该结构的壳体与环状端子座间,其需另行令该环状端子座以其连接环与该壳体的容孔外缘予以焊接固定,而于其焊接处因另行经加工处理,使得即会影响信号的传导,造成其信号传导效果较为不佳。
因此,设计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的丰富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音响插头,以期达到更佳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音响插头,其于制作过程中更为简易便利,降低其制作成本,同时亦能让信号传导效果更佳,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价值性。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音响插头,其包括有壳体及中央端子座;其中:
该壳体,其为金属材质一体冲压制作成型,于该壳体贯穿开设有容孔,且于容孔前端周缘一体成型有多个槽部,而于该容孔后端一体凸设有衔接段,该衔接段后端则成型有环状端子座;中央端子座于外缘射出包覆有绝缘层,该绝缘层能对应容设固定于该壳体的容孔中,即该绝缘层能对应容设入该壳体的容孔中结合固定;借此,以于制作过程中更为简易便利,连带能减少制作过程中所需花费的时间,相对亦能降低其制作成本,同时亦能让信号传导效果更佳,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价值性。
如上所述的音响插头,其中,该壳体于该容孔后端外缘凸设有嵌卡凸部,该中央端子座于该绝缘层外缘对应该壳体的容孔后端外缘形成有限位部,另于该绝缘层侧缘则对应该壳体的容孔后端外缘所凸设的嵌卡凸部凹设有嵌卡凹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结构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立体分解结构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组合剖视结构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壳体 11容孔
12槽部 13衔接段
14环状端子座 15嵌卡凸部
2中央端子座 21绝缘层
211限位部 212嵌卡凹槽
3音响插头 31壳体
311套环部 312开槽
313容孔 32中央端子座
321绝缘层 33环状端子座
331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结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壳体1及中央端子座2;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永和,未经梁永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28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