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的传感导电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2272.2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4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杜秀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秀兰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1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触摸屏 传感 导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尤其涉及这种触摸屏的单层传感导电膜构图结构。
背景技术
触摸屏是一种简单、方便、自然的人机交互设备,其已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场所。触摸屏种类繁多,按原理划分主要包括电阻式、电容式、红外式和表面声波式。其中电容式触摸屏是利用玻璃基板上的电极与人体之间的静电结合所产生的电容变化所产生的诱导电流来检测器被触摸位置的坐标。感应原理以电压作用在屏幕感应区的四个角落并形成一个固定电场,当手指碰屏幕时,可使电场引发电流,借助控制器测定,依电流四个角落比例的不同,即可计算出接触位置。
作为电容式触摸屏的主体部分,传感模组在现有技术下具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1)单层基板以及附于其上表面的导电膜,(2)单层基板以及赋予其上下表面的导电膜,(3)双层基板以及分别附于每一层基板上表面的导电膜。其中导电膜可以单层的镀膜层或涂膜层,也可以是多层的镀膜层或涂膜层。现有针对该类电容式触摸屏的传感导电膜多采用传感线纵横交错排列构成的多层镀膜层或涂膜层(如图1所示),通过对触摸屏的按压操作,使得交错排列的传感线接合,从而判别用户对电容式触摸屏操作的具体位置。然而这种多层镀膜层或涂膜层造成了电容式触摸屏产品轻薄化的瓶颈。
为此,对于从事电容式触摸屏研究的技术人员而言,找寻适用于单层结构的传感导电膜传感结构,对于触摸屏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迫切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的传感导电膜,解决单层传感导电膜的传感结构实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的传感导电膜,所述传感导电膜为设于单层基板上的单层容阻式导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薄膜为由复数个矩形的传感线块构成的矩阵薄膜,且两两传感线块间不相交叠,每个所述传感线块分别设有引出线,且所有引出线汇聚于触摸屏一侧。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传感线块的大小对应于手指与触摸屏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线块之间的间隔宽度远小于传感线块的长度或宽度,且引出线从所述间隔中穿出。
本实用新型传感导电膜的研制与应用,较之于传统传感导电膜的电路结构设计,可实现单层基板上的单层传感导电设计,有效减薄电容式触摸屏的厚度;并且通过选择何时长度或宽度的传感线块构成矩阵薄膜,提供了一种触摸精确可控的触摸屏传感方案。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触摸屏导电膜的传感构图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传感导电膜的感应块构图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传感导电膜的感应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电容式触摸屏的传感导电膜产品生产工艺复杂,多层结构交叠,不适应人机交互设备超薄化设计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研究者经多年潜心研究电容式触摸屏的结构特征,针对单层传感导电膜的设计要求,创新提出了一种具有较高可行性,工艺实现更简便的传感导电膜解决方案。
如图2所示,该种电容式触摸屏的传感导电膜,所述传感导电膜2为设于单层基板1上的单层容阻式导电薄膜,其为由复数个矩形的传感线块(21,22,23,24……)构成的矩阵薄膜,且两两传感线块间不相交叠,每个传感线块分别设有引出线,且所有引出线汇聚于触摸屏一侧,与触摸屏的IC芯片11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还具有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传感线块之间的间隔宽度远小于传感线块的长度或宽度,引出线从所述间隔中穿出。而且,每个传感线块的大小对应于手指与触摸屏的接触面积,根据触摸屏的传感精度选择合理的传感线块长度和宽度。
如图3所示该触摸屏中任选两点的感测定位原理可见:其中A(A1,A2),B(B3,C3)。对应于不同的触摸传感位置,同时可能被触及的传感线块数量为2~4块。
本实用新型传感导电膜的研制与应用,较之于传统传感导电膜的电路结构设计,可实现单层基板上的单层传感导电设计,有效减薄电容式触摸屏的厚度;并且通过选择何时长度或宽度的传感线块构成矩阵薄膜,提供了一种触摸精确可控的触摸屏传感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秀兰,未经杜秀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22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线绝缘层挤出模具
- 下一篇:水下工作容器的抗水压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