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刚性元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52059.1 | 申请日: | 2012-0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5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 发明(设计)人: | 孟丽岩;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丽岩 |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27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刚性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材料本构关系试验中所需的刚性元件。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材料本构关系的试验中,要想获得完整的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最经济的方法就是在普通材料试验机上加设刚性元件,提高试验装置的整体刚度。目前大多数试验室中使用的刚性元件为纯钢结构,制作费用较高且在试验过程中操作费时费力,影响试验进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价格低廉、制作方便、操作简便的刚性元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刚性元件包括混凝土圆柱体试件和粘贴在圆柱体侧表面上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C50。
进一步的,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为6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为碳纤维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碳纤维布的等级为T700级。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该刚性元件充分利用了混凝土的高抗压强度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高抗拉强度。其刚度满足测量混凝土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的要求。该刚性元件制作简单,在一般的试验室就可以完成,费用低,而且试验时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荷载-变形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混凝土圆柱体试件1和粘贴在圆柱体侧表面上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2。其中,所述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C50。该刚性元件充分利用了混凝土的高抗压强度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高抗拉强度。从该刚性元件通过加、卸载后得到的荷载-变形曲线(图2)可以看出,其刚度满足测量混凝土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的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为6层。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层数为6层时,刚性元件的抗压强度好且所用原材料少、成本低。
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为碳纤维布。所述的碳纤维布的等级为T700级。该种碳纤维布应用广、价格低且抗拉强度强。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制作方法,混凝土圆柱体试件1按高于C50的配合比采用圆柱体模板浇筑,正常养护28天。碳纤维布采用T700级碳纤维布,这种碳纤维布为单方向的碳纤维束,另一方向仅用聚酰胺线起拉结作用。为保证纤维与混凝土协同工作,涂胶前,须除去混凝土表面浮灰及混凝土疏松部分,并打磨平整;缠绕时,应避免纤维斜向受力,随时注意将纤维拉直、拉紧,并及时去除气泡,以保证纤维能充分发挥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丽岩,未经孟丽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20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书立
- 下一篇:管材试样压力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