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路车号识别系统地面信息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1246.8 | 申请日: | 201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1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成世毅;梁自泰;张士欣;李志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远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9/08 | 分类号: | B61K9/08;B61L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1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车号 识别 系统 地面 信息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面信息采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的地面信息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的地面信息采集装置所采用的安装方式为一个天线配同类型的4套磁钢(无源或有源),其中2套磁钢与天线安装在一起,为记轴判辆磁钢,另外2套磁钢安装在天线两侧,为上下行的开机磁钢,该种安装方式结构简单,记轴判辆准确,标签和车辆的对位准确,但是同时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1.当使用无源磁钢时,只能适应车速大于5km/h以上的情况,对速度低于5km/h的列车不能进行准确的记轴判辆和标签对位。当使用有源磁钢时,只能适应车速低于40km/h以下的情况,对速度高于40km/h的列车不能进行准确的记轴判辆和标签对位。
2.为保证行驶列车准确记轴和判辆,列车只能沿一个方向一次直接通过,不允许列车有倒调、停车情况发生,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则出现误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满足列车在高速、低速行驶、停车过程中的准确记轴判辆和标签对位,同时准确判断厂段列车倒调时车辆的出入库情况。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铁路车号识别系统地面信息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铁路车号识别系统地面信息采集装置,包括磁钢、天线、钢轨、轨枕,所述天线固定于轨枕上,所述磁钢包括两对有源磁钢、两对无源磁钢,同类型的一对磁钢为一组,共分为四组,两组有源磁钢、两组无源磁钢分别以天线中线为基线,对称固定在天线两侧的同一钢轨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面信息采集装置中,所述天线通过天线安装固定支架固定于平直无道岔的相邻两轨枕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面信息采集装置中,所述的两组无源磁钢安装在靠近天线的两侧,两组有源磁钢安装在远离天线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面信息采集装置中,所述四组磁钢通过四套双磁钢安装固定支架固定于钢轨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面信息采集装置中,所述安装于双磁钢安装固定支架中的两磁钢之间的距离可同时设置为280mm、290mm、250mm。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面信息采集装置中,所述钢轨上表面与磁钢上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5±2mm。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面信息采集装置中,所述天线一侧的相邻两组磁钢之间的距离为20cm~50cm。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面信息采集装置中,所述天线一侧的2组磁钢与天线的最短距离为10m~20m。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地面信息采集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采用2组有源磁钢和2组无源磁钢配备1个天线的结构设置,使得列车在高速行驶、低速行驶、停车过程中均可以实现准确记轴判辆和标签对位,并能准确判断厂段列车倒调时车辆的出入库情况。大大提高了地面信息采集装置对列车运行速度的适应性。同时该装置安装时不破坏铁路现场已有的任何地面硬件设施和设备,现场施工不影响列车正常通行营运,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室外磁钢天线整体安装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室外天线安装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室外磁钢安装立体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室外磁钢安装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地面信息采集装置包括有源磁钢2、有源磁钢3、无源磁钢4、无源磁钢5、天线9、无源磁钢10、无源磁钢11、有源磁钢12、有源磁钢13、钢轨7、轨枕6,双磁钢安装固定支架1、天线安装固定支架8,天线9为玻璃钢微带天线,其通过天线安装固定支架8固定于平直无道岔的相邻两轨枕之间,此处将上述8套磁钢分为4组,其中设定有源磁钢2、有源磁钢3为第1组,无源磁钢4、无源磁钢5为第2组,无源磁钢10、无源磁钢11为第3组,有源磁钢12、有源磁钢13为第4组,其中第1组磁钢和第2组磁钢相邻,第3组磁钢和第4组磁钢相邻。在本实施例中,第1组磁钢、第4组磁钢对称安装于远天线9的两侧,第2组磁钢、第3组磁钢对称安装于近天线9的两侧,且均以天线9的中间线为基线对称安装。第2组磁钢、第3组磁钢与天线之间的距离为20m。
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可采用第1组磁钢、第4组磁钢对称安装于近天线9的两侧,第2组磁钢、第3组磁钢对称安装于远天线9的两侧,与天线最近的2组磁钢与天线之间的距离为1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远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兰州远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12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条气带集束救生圈专用捆扎带
- 下一篇:一种纯电动汽车集成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