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养护品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1114.5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3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依工聚合工业(吴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1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养护 生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养护品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设计的汽车养护品生产系统,基本上都采用单工序、一对一单机生产的作业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低,设备使用率低,无法实现连续生产,从而无法满足多变的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速、连续及比较灵活的汽车养护品生产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养护品生产系统,包括搅拌釜、第一气动隔膜泵、第二气动隔膜泵、中间储罐、第一产品罐、第二产品罐以及信号控制系统,所述搅拌釜与中间储罐通过物料输送管道连接,第一气动隔膜泵安装在该物料输送管道上,用所述第一气动隔膜泵作为动力源将物料输送至中间储罐;第一气动隔膜泵通过压缩空气管道与连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管道上设有电磁阀;中间储罐通过物料输送管道与第二气动隔膜泵连接,在第二气动隔膜泵的出口设有手动球阀的三通,三通通过化工软管分别与第一产品罐和第二产品罐连接,所述第二气动隔膜泵的进口与中间罐连接;
所述信号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液位磁感应控制器、第二液位磁感应控制器、第一气动球阀、第二气动球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液位磁感应控制器位于第一产品罐内,通过第一液位磁感应控制器给高/低液位信号来控制第一气动球阀与第一电磁阀;第二液位磁感应控制器位于第二产品罐内通过第二液位磁感应控制器控制第二气动球阀。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养护品生产系统,所述第一产品罐和第二产品罐同时高液位或同时低液位,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同时关闭或 开启控制第二气动隔膜泵增加压缩空气。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养护品生产系统,所述压缩空气通过空气管道经过气管快速三通接头与第二气动隔膜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搅拌釜的使用率,直接将物料由搅拌釜转移至中间储罐,不需要停灌装线。由于信号控制系统的独立性,实现了中间储罐与灌装线一对多,生产效率成倍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养护品生产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养护品生产系统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养护品生产系统,包括搅拌釜1、第一气动隔膜泵2、第二气动隔膜泵7、中间储罐4、第一产品罐12、第二产品罐14以及信号控制系统,搅拌釜1与中间储罐4通过物料输送管道15连接,第一气动隔膜泵2安装在该物料输送管道15上,用所述第一气动隔膜泵2作为动力源将物料输送至中间储罐4;第一气动隔膜泵2通过压缩空气管道16与连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管道16上设有电磁阀3;
中间储罐4通过物料输送管道17与第二气动隔膜泵7连接,在第二气动隔膜泵7的出口设有手动球阀的三通10,三通10通过化工软管分别与第一产品罐12和第二产品罐14连接,所述第二气动隔膜泵7的进口与中间罐连接,信号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液位磁感应控制器11、第二液位磁感应控制器13、第一气动球阀8、第二气动球阀9、第一电磁阀5、第二电磁阀6,第一液位磁感应控制器11位于第一产品罐12内,通过第一液位磁感应控制器11给高/低液位信号,来控制第一气动球阀8与第一电磁阀5;第二液位磁感应控制器13位于第二产品罐14内通过第二液位磁感应控制器13控制第二气动球阀 9;
第一产品罐12和第二产品罐14同时高液位或同时低液位,第一电磁阀5与第二电磁阀6同时关闭或开启控制第二气动隔膜泵7增加压缩空气。压缩空气通过空气管道18经过气管快速三通接头21与第二气动隔膜泵7连接。
搅拌釜1完成一批成品生产后,可直接通过物料输送管道15与在电磁阀3控制下的第一气动隔膜泵2输送至中间储罐4,进行下一步的灌装。这样搅拌釜可以继续做下一批次的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依工聚合工业(吴江)有限公司,未经依工聚合工业(吴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11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动能提取酶解调配罐
- 下一篇:不饱和树脂反应釜用下料装置